想起当年学滑冰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文化体育娱乐情感理论文化艺术健康军事财经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散文随笔 |
想起当年学滑冰
连日来,冬奥会电视的直播吸引了全国广大观众的眼球。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体育健儿在冬奥会上摘金夺银,更是令全国体育爱好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羡慕不已,于是迅速在北方各省掀起了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一时间,北方各地的滑雪场和滑冰场人满为患。这些现象,让我想起了60年前我学滑冰的记忆。
1963年的冬天,母亲所在的单位辽宁开原高中,学校自己浇了一个溜冰场。那时候的学校对滑冰场没有严加管理,任何人只要是脚上穿着冰鞋都可以免费滑冰。10岁的我当时在读小学三年级,滑冰对我来说是令我好奇的一项运动。
我借来的一双冰滑子(简易的冰刀钉在鞋型的木板上),踩在冰面上却不敢迈步,更别说去滑冰了。因为刚一迈步我就摔了一个仰八叉,刚刚站起来还没等往前走一步,又摔了一个屁股墩儿。几经折腾之后,被摔怕了的我再不敢在冰面上站立,只好退到冰场的外围坐在地上当观众。
看别人随心所欲的在冰上舒展身姿,是那样的潇洒自如,又是那样的自由自在。他们或箭一般的飞驶过我的身边,或者弯道压刀潇洒自如的转弯;或者将两只手背在身后,将腰弯曲呈流线型,不慌不忙地向前飞驰而过。那种既悠闲又潇洒的感觉,真的是令我羡慕不已。还有他们的停滑更是精彩,先将身体倾斜,然后将冰刀横向卡在冰上,瞬间冰刀便刮出一段距离的冰花。看冰屑飞溅,悠然滑停,听冰刀在冰面上嘶嘶地划过,简直是太精彩了!
就这样,我一边看着别人的溜冰,一边自己去感悟如何迈开自己的步子。那时候小学生的作业很少,放学之后的我每天要到妈妈的教师办公室等妈妈回家。放下书包,我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借一双冰滑子到冰场去自学滑冰。架不住我天天的勤学苦练,十几天后,我已经能够踩着冰滑子稳稳地站在冰上了。然后我学着别人的样子,两只脚由里向外滑动,逐渐的迈出了滑冰的步子。
又经过十几天的勤学苦练,我踩着冰滑子已经能够在冰上随心所欲的滑动了,虽然没有规范的动作,滑得也不快,但是毕竟不摔跟头了。
妈妈看到我的进步非常高兴,有一天她翻箱倒柜地把她读大学时的一双花样冰鞋给我找了出来,第二天我就把这双冰鞋带到了冰场。这是我第一次穿冰鞋,那双冰鞋就是一双非常漂亮的黑色皮鞋,皮鞋的底部是厚厚的、硬硬的牛皮底,用螺丝钉将冰刀紧紧地拧在了鞋底上,使冰刀和皮鞋形成了一体。我穿上冰鞋站在冰面上,只觉得稳稳当当的一点也不滑。原来花样冰刀的刀刃是双刃的,不似速滑冰刀的刀刃儿是单刃儿的。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种双刃的花样冰刀更容易掌握。因为双刃能够牢牢的把住镜子一样光滑的冰面,让我感觉到穿着花样冰鞋要比冰滑子稳当多了。再经过十几天的适应,我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在冰场上风驰电掣一般的滑行了。
然后,我仿照那些滑冰的高手弓着腰、蹲马步、左腿弓、右腿蹬,扭腰摆胯,再摆动两只长臂,在冰场上翩翩起舞。那种感觉,仿佛就像神仙脚踏祥云在空中漫步,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的好似天马行空一般的逍遥自在……
花样冰刀本来是在冰上跳舞蹈用的,不仅可以前行也可以后退滑,还可以在冰面上高速的旋转。就像我们在冬奥会上看到的花滑比赛,既可以像体操或舞蹈者在冰上翩翩起舞,像飞燕展翅在冰面上低空穿行,也可以像蝴蝶在冰雪世界凌空飞舞…….特别是那种男女双人的花滑比赛,或者男孩将女孩单臂高高举过头顶,或者男孩将女孩朝高空用力一抛,女孩借力使身体在空中旋转几周,最后前脚独立,后脚高翘似飞燕展翅,滑出十几米,再落腿收脚,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单脚旋转后,一个急停定在冰面。可是这些高难度的技巧都是专业的高手才会掌握的,作为初学者的我一招也不会。我曾经尝试着向后滑,需要把两只脚不停地画8字,果然可以向后边慢慢的退去,却不敢滑的太快,稍微用力一点便会立刻摔倒……
60年前我学滑冰的记忆至今历历在目,那时候我们小孩子每个人都穿得笨重的棉衣,厚厚的手套,还有那戴在头上的狗皮帽子,再就是非常简陋的冰滑子。我穿着妈妈的花样冰鞋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目光,在冰场上,我甚至成为众多的孩子们当中唯一穿着花样冰鞋的“小王子”。
今日想来,应该感念母亲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使得我在那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滑冰,也让我切身体验到滑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