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神农”袁隆平

(2021-06-22 21:26:33)
标签:

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当代神农”袁隆平李

分类: 散文随笔

“当代神农”袁隆平

李晓东

50后的我们,小的时候总是吃不饱饭,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人们一天也吃不上几两米,更甭说能吃饱肚子。为了能觉得多一点饱腹感,人们只能喝稀粥,挖野菜,剥树皮……所有的人都饿得皮包骨头而且浑身上下都浮肿。

1960年低标准的瓜菜代,为了能够吃饱肚子,我学会了剥树皮、挖野菜,再掺上一些玉米面做成菜团子或野菜粥。那时候的人们连玉米面的窝窝头都舍不得吃的 ,如果能吃两个野菜的菜团子,喝上两碗野菜熬的菜粥,那就会十分的满足。

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的现象较为普遍。当老师的母亲由于长期挨饿,患了营养不良症。那段时期的母亲不仅下肢浮肿还常常头昏眼花,听说母亲有几次上课的时候突然就晕倒在讲台前,我曾经为此哭过好几次呢。此后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身体一直瘦弱,直到老年再也没胖起来。

尽管母亲自己吃糠咽菜、疾病缠身,对我却是百般的呵护疼爱。母亲把粮站供应的一点粮食总是先可着我吃,一次学校分给她一点玉米面,她舍不得自己吃,执意地留给我熬玉米面糊糊。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体会不到当年玉米面糊糊的金贵,那可是救命的好东西啊!

即使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每人每月也只供应三两油、五斤大米。如果偶尔吃上一顿大米饭,根本不用佐菜,拌点酱油,那雪白细腻香喷喷的大米饭竟长了腿似的自己往嗓子眼里钻……

如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人民的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米白面早已吃腻了。人们若想吃一顿玉米面的饺子或者是发糕,那还需要到饭店品尝粗粮细作才会满足您的口头福。

其实,让人们吃饱肚子最应当感谢的就是我们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老先生。他在水稻杂交方面为全国和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曾经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11项国际大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取得的成果,使全世界没有了因为粮食紧缺而导致的饥饿,真正做到了让全世界人民吃饱了肚子,这是他对全世界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

我不知该如何怀念袁隆平先生,只能用下面一段文字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心情:

 

  “当代神农”袁隆平

当年“神农”尝遍百草,

只为救死扶伤受人称道。

袁老今日研究水稻杂交,

实现高产让百姓能吃饱!

 

您是水稻杂交的“神农氏”,

您是解决温饱的“稻米袁老”。

您是国人吃饱肚子的大救星,

您是双腿沾满泥水的科学大佬!

 

您用辛勤的笑脸迎接朝阳的清晨升起,

您用疲惫的身躯送走西坠的落日返巢。

您用汗水浸泡蹉跎的岁月,

您用智慧创造高产的杂交稻。

 

您的初心定格在那挨饿的年月……

您的心灵少年时就已烙上了神圣的“记号”:

那“记号”就是让中国人都能吃饱肚子,

那“记号”就是让全世界人都能吃到中国的杂交稻。

 

从此您把杂交稻的种子撒在乡间的稻田里,

再张开双臂把浓绿色的稻苗拥进怀抱。

您用汗水浇灌出秋天稻田里的一片金黄,

那是杂交稻的果实绘出了您少年时的骄傲!

 

您是一条离不开泥水的老黄牛,

整天在水田地里摸爬滚打。

您的双脚在田埂上踩出数不清的脚窝窝……

终于发掘出水稻杂交高产的“秘诀高招”。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杂交水稻在陸地、海洋和沙漠里笑傲……

沉甸甸的稻穗涌起了大地一片金色的浪涛,

杂交稻的高产让几十亿人告别了饥逃。

 

年逾九旬的您还在田野到处奔走相告,

只为解开水稻杂交的奥妙。

为国人的丰衣足食也为人类社会不再缺粮,

您在用生命谱写那首最美的歌谣……

 

您用事实已经证明,

水稻杂交绝不是狂妄之人的臆想。

而是您心中的信誓旦旦,

您的科研成果令天下对中华民族不敢再小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