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给母亲打电话

(2020-12-27 14:59:53)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时评理论杂谈

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给母亲打电话

李晓东

 

我给母亲打电话

我给母亲打电话

一个月前,我像往常一样给母亲打电话却无人接听。我以为母亲去厨房做饭或者收拾屋子,没有听到电话的铃声。一个小时之后,我再次打电话给母亲,依然无人接听。又过了一个小时,我第三次打电话给母亲,可还是无人接听。

母亲已是93岁的老人了,她的听力已有些不灵敏了,或者有时候看电视或者听收音机的干扰,就更听不清电话的铃响了。但我已连续打了三次电话都无人接听,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因此,我抓紧给弟弟打去电话询问是怎么回事?

弟弟告诉我,他现在陪同母亲来医院了。还未等我询问弟弟就主动告诉我,前两天母亲在缝制棉被的时候不小心被针扎破了手指。今天手指肿胀疼痛得厉害,母亲实在挺不住了才告诉弟弟了。于是弟弟陪母亲来医院就诊,刚刚办完了住院的手续,等一会儿医生就会为母亲切开化脓的手指,挤出脓液然后抹药消炎之后再缝合。听了弟弟的告知,我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了。

93岁的母亲在省城沈阳一个人独居,平时的生活起居及日常生活琐事,由在沈阳居住的弟弟负责关照。

好在母亲的生活还能自理,她不仅能够自己洗衣做饭,还能够收拾房间卫生。只是需要弟弟隔三差五地为母亲买一些柴米油盐送去而已。

作为大儿子的我,居住在距离沈阳100公里之外的开原,根本无法照顾母亲。所以我只能时不时地经常打电话向母亲嘘寒问暖。

母亲与我电话聊天的话题往往是随兴趣所致,海阔天空地想到哪就随便聊到哪。母亲与我聊得较多的内容是她几十年前的往事,比如1946年她曾经随鲁艺文工团深入基层去各地演出的一些趣事;1954年她参加国家统考,考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的经过,以及当年的母亲是如何勤奋刻苦学俄语的。由于母亲的俄语口语水平极好,受到了校领导及外教的青睐,母亲一直担任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后来毕业分配时,学校把仅有的几个北京名额直接点名给了母亲一个。当时可供母亲选择的单位有北京钢铁学院和国家水电部等几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母亲与我聊到这些往事的时候,话语中不乏洋洋得意和很有自我成就的感觉。我当然也分享母亲的愉快,并不停的赞美母亲的才华。

我和母亲的“话聊”有时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我们经常交流的另一个话题就是母亲当年教书的往事。母亲曾经当了20年的高中班主任,为了带好学生母亲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并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当然,母亲也体会到了自己的学生考入高等院校的成就感。如今她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60年,但是母亲对当年那些经她培养并参考她的填报志愿,如愿以偿地考到国家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她仍然能移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至今她还能清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向我具体的描述xx同学的数学好,xx同学的作文写的得棒,xx同学的家庭成份高,因此不可以填报军校,xx同学家庭的历史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学习成绩突出也不敢给他填报那些高科技的专业……

听了母亲的描述,我感觉到母亲已经把那些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担心因志愿填报的不科学而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为此,她不得不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帮助每一位同学作具体地分析,如何才能科学准确的填报志愿。最终,她帮助许多同学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一谈到这里,母亲的声调就会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几度,那高兴的语调中也会饱含了母亲的自鸣得意。

我每个月要给母亲多次打电话,一方面询问母亲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也想通过思想感情的交流,帮助母亲排遣孤独寂寞,为的就是让母亲多回忆那些陈年往事的愉悦,目的就是让母亲健康快乐。

我给母亲打电话

我给母亲打电话

我给母亲打电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