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的尴尬
(2020-01-03 15:20:21)
标签:
散文诗歌小说杂谈评论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 |
分类: 世象杂谈 |
微信群里的尴尬
李晓东
有了微信后,人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和联络更为便捷了。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我与许多同学一晃已经40年不曾谋面了。前不久由我牵头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把许多上了微信的同学都拉了进来。大家在群里畅所欲言,聊的最多的是当年的往事和对彼此的思念。
后来,大家又把自己欣赏的文章或帖子纷纷发到群里分享,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由于大家毕业已四十几年了,又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所以,即使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完全相反。
如今的微信群,正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种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思想意识的平台。然而,每个人转发的文章或帖子的内容五花八门根本不一样。
许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每个人在微信上转发的内容均是其三观所决定的。一个人在群里转发的帖子,也就代表了其思维方式、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如果你转发帖子的内容与大家基本一致或者大同小异,大家就会默认、就会接受。反之,就会有异议甚至观点相悖。而一旦你的思想意识暴露给了对方,对方发现与你并非是“同路人”,就会由此结下“梁子”,从此不再视为知己、甚至形同陌路。
对此,我有切身体会。一天,我转发了一篇批评《关于退休双轨制》的微信。对此,有人直言指责此文是“奴颜婢膝的言论!”甚至“公然抵毁中国特色”言外之意说我“脑子有问题”。然而,我觉得他的脑子才是真的出了“问题”。我们暂且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有理有据,仅仅从其“大帽子”随便扣给他人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此人完全继承了四人帮的衣钵。
他还有些自命清高地评论我转发的那篇文章充满了“负能量”,甚至认为文章是美国雇佣的枪手专门诋毁中国的,“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看起来我与他的“三观”真是有原则性的不同,我不能理解的是,难道摆事实讲道理就不是一种正能量吗?难道求真就不是与求善、求美一样重要吗?或者说,难道善意的意见和建议就不是爱党、爱国了吗?
我对他表达的极左思想意识暗暗吃了一惊,在心底慨叹四人帮被粉碎已经40多年了,怎么极左的阴魂竟然至今不散。仅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种状况实在令人不寒而栗。正是由于对方的政治敏锐感和阶级斗争上纲上线的观点,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同学与同学相互之间心生芥蒂、敬而远之了。由此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群里并不是推心置腹的地方,在群里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更不能畅所欲言。通过这件小事,我还产生了另一种思想上的顾虑,与其这样小心谨慎还不如解散“微信群”会更安全。有了上面的芥蒂之后,大家再转发帖子时就有了相互戒备并提防的意识。我在心里核计:“好多年不见了,刚加了微信时也很高兴,但因为发生了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后,再一看其发的帖子我就心生厌恶……”
而我也能够猜透他对“微信群”里所发内容的看法,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化身和正能量的代表者。他最怀念的就是文革那个年代,他最崇拜的人就是毛xx……
原本我们之间尚存的那些好感和美好的回忆,由于微信上的交流,瞬间所有的好印象全没了。本来还说,明后年若有机会再聚聚的,我看今后的聚会也就免了吧。否则,见了面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