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学院校园里感受心灵的静谧

标签:
中国佛学院“普陀分院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 |
分类: 旅游游记 |
在佛学院校园里感受心灵的静谧
李晓东
2017年10月,我和老伴儿特意去了浙江省的舟山市。一方面是想看看已经调到舟山工作的儿子;另一方面是想借机在舟山附近的景区转一转。
周末,儿子开车领我们老两口去朱家尖岛自驾游。无意之中,儿子的车开到了一处名为“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的地方停了下来。从校园的大门洞向校园里面望去,只见里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建筑物周围有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还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荫草地,古老的建筑风格和绿色的生态植物把整个校园的环境打扮得犹如世外桃园一般。
据资料介绍:校园内的建筑群是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院士设计的。他遵循古今丛林规制布局,规模宏大而严谨。其景观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将佛教哲理的理念融汇到唐代寺庙的园林文化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佛学园林文化。
受好奇心的驱使,我想进到里面一看究竟。于是,我走上前向守卫室的保安人员咨询?保安人员客气地告知我:佛教圣地是不需要购买门票的,只让我们出示了一下身份证。
我们一家三口在校园里漫步,进入眼帘的满是唐朝风格的各式建筑和依山傍水浑然天成的秀丽景色。登高俯视我看到:整个校园因山布寺(院),与周边的山林融为一体;身临其中我感受到:校园里面幽清古朴、幽深空灵、幽玄清净;静中有景、静中有禅、静中有动的禅意。因此说,静谧而安详是佛学院留给我的最深刻印象!
进一步观察,整洁干净的校园里面几乎没有游人,只有鸟语花香和偶尔在亭台楼阁之间步履匆匆走过的学生(剃度的僧人)。虽然校园里面与其它的佛教寺院有同样的佛堂、佛像、佛龛……可供信徒朝拜上香。但是,这里没有一处“卖香写符”的摊位,也没有专为游客抽签算命的高僧,甚至连“功德箱”也没有。这里才是没有任何商业气息的佛家净土,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佛门的清静。
当我们走遍了校园的全部角落,也不曾看到名山宝刹那种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拥挤,没有看到焚香炉前那香烟缭绕、香火激烧的现象,更没有看到信徒香客五体投地朝拜佛祖、烧香磕头、摇签算卦的场景。与之相反,整个佛学院里空旷寂静得万籁无声。似乎只能听梵音缭绕,只可以静心参佛拜佛,只可以倾心净化心灵……
只要在这里漫步,哪怕是再烦躁的心绪也会在瞬间宁静了许多,即使你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是佛教徒,只要走进校园中,你就会瞬间接受了这里的佛教园林文化的影响,顿生虔诚之心,只觉得自己整个人也都随之心净了!
在校园里游览的过程中,我发现在那僻静的一隅有一处斋堂。好奇心趋使我身不由己的走了过去。斋堂设在半地下室,里面的规模也不大。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在这里供读者欣赏。
给我的印象是,斋堂里的环境干净整洁,甚至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餐桌和座椅都是饭店那种连体的样式,与大学食堂里的餐桌并无两样。雪白的墙壁上还悬挂了一幅关于养生科普知识的示板。
在靠墙的一侧,是一排白钢的餐具架,上面摆放了十几个盛装食品的白钢大盘子。其中的两个盘子盛装的是大米饭和馒头,另外的几个大盘子则装满了炒菜、炖菜和凉拌菜。
斋堂的就餐方式是自助式,与酒店自助方式所不同的是,在这里就餐的人不多,也没有人监督管理。似乎学生早已交了就餐的费用。我认真阅读了在悬挂在墙壁上的《斋堂就餐的规章制度》:外来人员来这里就餐,需要交一定的成本费用(价钱也许会比饭店的价格便宜些吧)。
走出斋堂,我发现在斋堂外面有一个篮球场,几个刚刚就餐过的学生正在那里玩篮球,看他们玩得快乐。由此我猜测,佛学院与其他大学的校园生活也相差无几吧?
这又让我联想到世俗的高等院校,那些北大清华的学霸学成之后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那么,来这里深造的莘莘学子们,其中的品学兼优者也一定会走出未来的得道高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