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黄河大桥,看德国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标签:
兰州黄河大桥回忆往事忆旧故事照片历史情感文化健康图片摄影图片旅游景观山水娱乐时尚旅游图片摄影 |
分类: 旅游游记 |
从兰州黄河大桥,看德国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李晓东
2018年9月,我们随旅游团游览了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和张掖的美丽景色之后,在返回途中我们途经兰州,当地导游引领我们来到了一处名为兰州黄河铁桥的景点。由于刚刚看过了漂亮的张掖七彩丹霞风景区,再看这座黑乎乎的大铁桥,觉得既不宏伟又不漂亮,实在没看出来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
后来,听导游介绍: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是一座“贝雷式的钢桁架”公路桥。它古老黄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号称“千古黄河第一桥” ,是兰州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游客来到兰州一定要看的景点……
有了导游如此介绍才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这座铁桥:铁桥长度大约有两百多米,宽约有七八米。整个桥体采用的是北京鸟巢那种大型的钢结构成型,最具特色的是其桥体的上面突起了5座弧形的铁拱,不仅增强了桥体的拉力,使得桥体的结构更加牢固,更具有承重的能力,同时也使这座大桥显得气势宏伟且美丽壮观。
这座铁桥建于清朝末年,是当时黄河上架起的第一座大桥,也被誉为中国的“天下第一桥”。铁桥当年由德国人所建,建桥所需的材料也都从德国运来。有趣的是,在铁桥保修期满80年的1989年,负责当年建造这座铁桥的德国公司还给兰州市政府致函,说明铁桥情况并告知终止保修合同。这则故事从侧面说明了德国人做事的认真态度,也成了兰州市民人所周知的美谈。
如今,我们看到的黄河大桥的两岸,已经是兰州市区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途经铁桥南侧的滨河路,只见宽阔的马路上机动车川流不息如过江之鲫。人行路上绿树成荫,时不时会看到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正与咿呀学语的幼儿说笑不止,也有年轻的情侣和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在沿河的带状公园悠哉游哉地慢慢的散步……
走上铁桥,你会看到下面那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正在一刻不停的向前奔涌。此情此景,会让你联想到孔子所说的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名言,生命的时光不就是如此的一去不复返吗?
走过铁桥,在铁桥的北侧只见一座大山横亘在你的面前挡住了人们的去路。原来这座大山就是著名的白塔山,山上有很多建筑和古迹,登山俯瞰兰州城市全景更是一览无余。这里也是那些摄影爱好者们,拍摄天下黄河第一桥的最佳位置。
据当地导游给我们讲解,这座大桥背后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值得人们寻味:
1909年,大桥竣工并通车。此后的四十年,大桥经历了无数次洪水、凌汛和战争的破坏,却依然屹立于此;1949年解放兰州时,由于战斗激烈,桥上的钢架被子弹打得通红,桥上木板也全部被烧毁,大桥依然畅通无阻;1981年,大桥在此经受了黄河上游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考验,大桥仍岿然不动;又一个四十年后的1989年,一艘自重260吨的满载船撞上桥墩,河水海啸般涌上两岸,80岁的大桥仍安然无恙。
后来,人们在维修大桥时发现,整座大桥的260余万颗螺钉,无一松动。由此可见,从建筑工程到日常生活用具,德国人都是一丝不苟而且精益求精。
由此令我想到,在欧洲众多的经济发达国家当中,德国不过是一个中等的小国,其国土面积还不到36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两个省的面积。其人口也只有8000万人,但是,德国的经济却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据有关媒体分析,德国2018年的GDP总量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超过4.8万美元;而中国在2018年GDP总量虽然达到了13.6万亿美元,但人均GDP仅仅接近9800美元。德国的人均GDP相当于中国人均的4倍还多。
德国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出口导向型”。几十年来,德国贸易出口额高居世界第一,被誉为“出口冠军”的国家。正因为如此,德国的经济被定义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经济之一,其国民享受的社会保障足可傲视全球。
世界公认,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德国的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产品,均以品质精良著称。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已经成功打造了2300个世界名牌产品。
我们熟知的“大众 奥迪、宝马、奔驰、保时捷和汉堡等名牌汽车都产自德国。
德国还有让摄影家们梦寐以求的“罗来、莱卡、百佳和康泰时……”各种高档摄影器材。
即使我们各家各户常用的白钢锅,也是德国生产的“双立人”牌家居用锅的质量为上乘(可用百年),德国许多家庭用的锅,据说都是奶奶传下来的呢。
德国人有如此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若不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那才是怪事儿呢?怪不得中国兰州的“千古黄河第一桥”在近百年期间历经过无数次特大洪水、严峻凌汛和战争的破坏,却依然屹立不倒、仍岿然不动、仍畅通无阻、仍安然无恙……这其中的道理,不是值得我们有所反思、有所醒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