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2)
(2017-10-02 12:02:50)
标签:
家长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家长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2)
李晓东
对孩子来说,好奇心就是孩子的求知欲。是孩子想通过观察、了解、思考以达到认知各种事物的欲望。
人的好奇心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在胎儿时期,孩子就在母亲腹中怀着好奇心听着外面世界的声音(西方的早教专家称,这时的胎儿为小小“窃听者”)孩子出生后不久,就睁着眼睛不断的观察周围的事物。此后,婴幼儿就一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逐渐学会了他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
孩子会说话后就有了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会不断向大人提出各种问题:鱼儿为什么天生会游泳?水开了为什么会变成蒸汽?糖为什么是甜的?鸡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鸡?……只要是孩子看到或遇到的事情,甭管他的提问是否符合情理,他都会问一个为什么?面对孩子无休止的提问,常常会把家长问得心烦意乱,进而草率的对待孩子的提问,或者随便地将孩子的问题搪塞过去。有些家长甚至会斥责孩子:“净问一些没用的闲篇!”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就不该问那些无聊的幼稚问题……有些家长干脆态度蛮横的拒绝回答孩子!
显然,上述家长对孩子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申斥,会像一盆冷水彻底的打消了孩子的好奇心,也遏制了孩子求知欲的发展。
教育科学认为,孩子对各种事物的不断询问,正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也是他学习知识的过程,这正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
聪明的家长应当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不可以把孩子的所提所问当作幼稚可笑的废话,而应当看到这是孩子正常的求知欲望,是孩子成长进步的优点。家长对孩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做法不要不耐烦,反而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孩子不断提出各种疑问,并认真的予以回答。若自己回答不了,应当请教老师或者查阅资料努力去寻找答案。自己弄不明白的,要坦率的承认自己不明白,并告诉孩子: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将来自己努力弄清楚这些问题……
那么,作为家长怎样才能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呢?
1、愉快接受孩子的每一次提问,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小孩子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事物不清楚不理解,所提的问题难免会有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切不可以不理不睬,更不可以讥笑孩子是“傻瓜”。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十分“幼稚”,也要予以认真回答和耐心讲解。只有家长这样耐心地对待孩子,才会使孩子感觉到他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是对的,他的所提所问也是正确的,家长的耐心讲解更进一步表明家长对自己的态度是赞许的。孩子得到了家长这样的鼓励,会使他对自身产生强烈的自信心,促使孩子不断地探索新问题。而每个问题的解决,正是孩子对各种新事物不断认识和熟悉的过程,也是孩子智力得到开发、学识不断进步的标志。
2、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提供方便探索的环境和条件。
当孩子一些事物表现出好奇心时,家长应尽量满足孩子的探索心理,做到为他提供观察、探索和实践研究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培养孩子从很小就读书的好习惯。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家长要喜欢读书,做好孩子的榜样;还要为孩子创造读书的环境,在家里设置一个图书角。有一个藏书丰富的书架和可供孩子阅读的各类报刊书籍,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桌和灯光……让孩子通过阅览各类报刊书籍,增长学识、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奥秘。教育孩子懂得读书是人们了解大千世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孩子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使孩子热爱读书并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和探究奥秘的心。
二是带领孩子走近生活感受大自然。家长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尽量多带孩子参与。这样会给孩子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生活、了解问题、提出疑问并获取答案。家长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认识自然、走进自然,在孩子获取快乐的同时,还能通过观察思考大自然的奇异现象,进而帮助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奥妙。
3、微笑面对孩子因好奇而发生的破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最好要微笑着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既要表现得比较喜欢,又要表现的比较感兴趣。这样对孩子不仅是尊重,更是鼓励。
家长应慎重对待孩子因为好奇而发生一些破坏性行为,比如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偷偷地拆坏了钟表或弄坏了玩具而对孩子大发雷霆,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将家里高档的家用电器弄坏而打骂孩子,上述行为都会对孩子的幼小心灵产生伤害。不仅会在孩子们原有的强烈好奇心上面泼了一盆冷水,而且会强烈地打击孩子们自发的求知欲望,甚至会导致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缩手缩脚,或者不再敢好奇和探索……应当说,家长的上述做法会给孩子的成才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孩子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过程中,要想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就应以孩子的身份与其沟通,一同去观察、探索和实践。不要以大人或者家长的身份指导或命令孩子如何…… 因为,对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很多想法和行为,在成人看来是可笑的也是幼稚的。因此,当孩子提出一些“不靠谱”的问题时,家长应放下身价,站在孩子的角度用认真的口气来回答孩子。而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拒绝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你一直否定孩子的想法,会让孩子很反感,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也不再喜欢问问题了。
家长不仅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很难想象一个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都漠然处之的孩子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或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孩子不是千人一面的,有的孩子不爱思索问题、也不愿意提问题。对这种好奇心不强的孩子,大人应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可以主动的询问孩子一些问题,启发孩子学会思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逐渐的,孩子就会产生好奇心,就会培养起良好的观察、了解、思考以及认知各种事物的欲望,这将对他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积极的重要作用。
只有求知欲望强烈的孩子,才会不断的向家长和老师提出各种问题。也只有在不断的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孩子才会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当年瓦特就是由于对开水沸腾顶起壶盖的好奇,进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也因为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地上的好奇,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科学定律;莱特兄弟也由玩橡皮筋从玩具飞起的过程中产生对飞行的好奇,进而研究发明了飞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奇心是引起人们对自然科学不断研究探索,并且由此而产生联想、梦想、理想……进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我们从每项发明创造的最初探索,都可以看到是好奇心的作用促使科学家坚定科研的信心,进而取得人类的伟大发明创造。所以,我们说好奇心是一个人的宝贵品质,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的好奇心给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