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不告知,给游客带来的不便

标签:
修路不告知带给游客的海拉尔到额尔古纳的“抱怨路况的糟糕扩路的经验教训抢修或扩路的信息通告 |
分类: 世象杂谈 |
修路不告知,给游客带来的不便
李晓东
2016年7月22日,我们一家五口自驾游去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我们下了国道刚刚进入“201”省路,就发现从海拉尔到额尔古纳的“201”省路正在扩路,原有的公路已经被载重卡车压成了“翻江”路面,高低不平的路面到处是石头子,有些地段甚至成了麻面的“搓洗板”。汽车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有时会把车体摇晃得像只小船。




原以为这样的“波澜起伏”的路面不过一小段,既然大老远奔来了那就走下去好了。最令人难受的是,除了路面的高低不平之外,这条路每隔几百米设置一个桥涵,而桥墩地基的坑又要挖得近2米深。于是,在桥墩的地基旁边就会形成一个胳膊肘弯儿形状的临时性便道。所谓的便道,是用挖地基的土临时铺就的。路面更是明显的凹凸不平,小汽车在这样路面只能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前爬行。
“如果车胎不好的话,在这样路面行驶很快就会爆胎的”我和老伴儿对于儿子汽车的轮胎有些担心。儿子则并不在意地告诉我们:“放心好了,我车的轮胎是刚换的新胎”。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没用多久,我们就看到一辆当地车牌的旧车因为爆胎而停在了路边。
儿子也时不时地抱怨路况的糟糕,早知道这里修路,还不如不去额尔古纳湿地了。这么难走的路,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还不如去别的景点儿了……
本来,原计划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我们硬是开了八个小时才到达。心中原有的旅游快感,经过这八个小时“地震”式的颠波已经一扫而尽。
我当初写出这段文字的用意,主要是不满意当地的交通和旅游部门。如果他们能够及时把从海拉尔到额尔古纳的“201”省路正在扩路,去往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极为不便的消息,在网上或者新闻媒介上通告给广大游客(哪怕清楚地写在公路两侧的路标上),类似于我们这样“进退两难”的上当受骗者就会少许多。
现在,我将这条“马后炮”的建议贴到网上,也无非是建议其他地方的交通和旅游部门,借鉴内蒙古“201”省路扩路的经验教训,尽早将抢修或扩路的消息向全社会通告,以便减少广大游客因不知情而发生“进退二难”的不愉快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