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沿线看草原
李晓东
2016年7月,儿子利用一个月的“带薪假”,领我们老两口去内蒙古古游览呼伦贝尔大草原。当儿子的车驶入到内蒙古境内的阿尔山市附近,我们就陆续看到高速的公路两侧是满山遍野的草地,淡黄色的草地里是漫山遍野的牛羊。
儿子开车领我们老两口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缓慢的行驶,我们摇下车窗的玻璃。只见7月的呼伦贝尔草原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正值鲜花盛开的好时节。草原上正在盛开着黄色的油菜花,那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耀人眼目,几乎把整个青翠的草原覆盖了。草原的路悠长而颠簸,我们一行人坐在车里,身体身体随着车身的晃动左右不停的摇摆着,但我们每个人都异常的兴奋,眼睛望向窗外,被车窗外面的那辽阔的草原景色所震撼得张大了嘴巴.....
我静静的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因为,我的眼睛里面看到的草原虽然很辽阔但却不壮美。草原的山根本就算不上山,这里没有崇山峻岭,而是一望无际的平缓漫岗。若细观察,你会发现草原山坡的造型圆润而平缓,几头黑白相间的花奶牛正在悠闲的吃草,远处云朵一样移动着白色的羊群,一派平静诗意的北方草原景色,我们的小汽车仿佛就在这画面中缓慢的前行。
我们沿着高速公路疾驰,远远的望去,那白色的密集小白点有时会聚积成不同规则的图形,有时会拉出长长的一条白线。那不是别的,正是牧民放养的羊群。那密集的小点若是深褐色的,则是牧民散放的马群。若是棕黄色或黑白花色的,那就是牧民放养的牛群,当然也有把羊群牛群和马群混合在一起放牧的。
看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无数个偌大的高尔夫球球场连在一起,场地呈现错落的丘陵状,无法看见球场的边缘线。放眼望去,只见地毯式的绿色草地波浪起伏、高低不平。“地毯”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其间,没有任何建筑物也没有绿树阻挡你的视线。
登上丘陵的高处,你会发现血脉一般网络状的河流会把绿色的“地毯”分割成不规则的形状。那是蒙古民族的母亲河,以她那宽阔的胸怀在为这块巨大的绿色的“地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供草地茁壮生长的乳汁。
在我的四处瞭望中,看到公路两侧的房子都是彩钢板的房顶。蓝色的居多,也有红色和其它颜色的,这比我十几年前看到的用镀锌板铺的房顶要漂亮许多。在后来的旅游行程过程中,我看到如今黑龙江和内蒙一带的农村房舍,到处是一片蓝色彩钢板的房顶,如果再配上白色的山墙,那可真的是:白墙蓝瓦,非常地干净整洁而且又十分得艳丽夺目啊!
透过草原房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改革开放给北方蒙古族牧民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我没有走进牧民的房舍里面去看个究竟,但我能猜测的出来,在那一栋栋白墙蓝瓦的房间里,牧民的家居环境也一定会有了较大的改善。不仅仅是原来的大院套、大宅门,也许室内早就安上了上下水、液化气、电视、电话,如果条件好的家庭也许会新装了电脑、上了微信……
我相信,如今蒙古草原牧民的日子,也一定是越来越好!


其实草原最好的风景都是在不收门票的地方,就是沿途走过去你看见成群的牛羊成片的草地,你找个不碍事的地方停车,注意安全就可以下去拍照了,油菜花海其实很怕游客去踩,因为一个人进去就踩出一条路出来,然后就给花海留下一个伤疤,但是美景也不能错过,所以我建议尽量按照前人踩出来的地方站好拍照,不要去破坏新的地方。
沿途大部分的地方都有围栏,但是有个地方要特别推荐,就是从阿尔山市去阿尔山森林公园的路上,有一大片油菜花,还有青山作为背景,尤为壮观,把车停在紧急避难带上就行。

我们沿着高速公路疾驰,远远的望去,那白色的密集小白点有时会聚积成不同规则的图形,有时会拉出长长的一条白线。那不是别的,正是牧民放养的羊群。那密集的小点若是深褐色的,则是牧民散放的马群。若是棕黄色或黑白花色的,那就是牧民放养的牛群。当然也有把羊群牛群和马群混合在一起放牧的。
看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无数个偌大的高尔夫球球场连在一起,场地呈现错落的丘陵状,无法看见球场的边缘线。放眼望去,只见地毯式的绿色草地波浪起伏,高低不平。
“地毯”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其间,没有任何建筑物也没有绿树阻挡你的视线。登上丘陵的高处,你会发现血脉一般网络状的河流会把绿色的“地毯”分割成不规则的形状。那是母亲河,她以那宽阔的胸怀在为这块巨大的绿色的“地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供草地茁壮生长的乳汁。 

海拉尔其实城市也不大,我住的地方离那个副都统衙门很近,那地方是个夜市,都是卖小吃的,各种各样的,晚上很多人都在哪里,不论是游客还是当地人,但是当地的物价却并不便宜,比如羊肉串2块钱一串,板筋3块钱一串,啤酒6块钱一瓶。


在我的四处瞭望中,看到公路两侧的房子都是彩钢板的房顶。蓝色的居多,也有红色和其它颜色的。这比我十几年前看到的用镀锌板铺的房顶要漂亮许多。后来,我看到如今黑龙江和内蒙一带的农村房舍,到处是一片蓝色彩钢板的房顶,如果再配上白色的山墙,那可真的是:白墙蓝瓦,非常地干净整洁而且又十分得艳丽夺目啊!



透过农村房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改革开放给东北三省农民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我没有走进农民的房舍去看个究竟,但我能猜测的出来,在那一栋栋白墙蓝瓦的房间里,农民的家居环境也一定会有了较大的改善。不仅仅是原来的大院套、大宅门,也许室内早就安上了上下水、液化气、电视、电话,如果条件好的家庭也许会新装了电脑、上了微信……
我相信,如今蒙古草原牧民的日子,也一定是越来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