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早期爱上阅读
(2016-04-16 19:44:05)
标签:
培养孩子早期爱上阅读读书可以提高智慧幼儿教育成才的好方法怎样培养孩子喜欢读书培养孩子爱上阅读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培养孩子早期爱上阅读
李晓东
培养孩子早期爱上阅读,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爱上阅读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真的很难,家长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让孩子尽早的接触书籍。小孩子早些接触书籍会让孩子了解书里有故事、进而喜欢读书,并产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民族当属以色列人,他们在培育小孩子读书的好习惯时,往往会在圣经上面故意地撒一点蜂蜜,然后拿给孩子去舔食。当然不是为了让孩去食用那一点点蜂蜜,而是让孩子对书那种喜欢的欲望。孩子会感到书中有美好的一切,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喜欢书的好习惯。以色列人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循序渐进地诱导孩子阅读,不要逼孩子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读到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而引发孩子不断读下去的乐趣并获取知识,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
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接触书,不了解书中文字包含着许多有趣味的故事,孩子就不会喜欢阅读,或者无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将来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再强迫孩子阅读,孩子往往会有逆反心理,甚至会把阅读当作负担,继而讨厌阅读。
让孩子尽早的识字。早识字是孩子阅读的基本条件,我是从孩子一岁多开始教他识字的。教幼儿识字必须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我就是与儿子在游戏中逐渐识字的。孩子两岁时已识字一千多个,能顺利阅读低幼读物。通过阅读,我发现孩子性格比以前更为活泼,愿意主动与家长交谈,勤于动手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也更加爱读书了。我以为,小孩子识字一千多个后就具备了阅读的基本条件,这时候家长就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幼儿读物,进而培养孩子爱上阅读。
识字和阅读过程要“寓教于乐” 家长教孩子早期识字和阅读不能强迫,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最好在游戏中进行。要引导孩子,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享受认字的乐趣。家长不要确定孩子每天识字的数量,因为我们教孩子识字不是根本目的,而是通过识字让孩子更早的认识书,让孩子发现书中枯燥的文字里包含着许多有趣味的故事,帮助孩子早早能顺利阅读低幼读物,从而促进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在幼儿识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多给孩子以鼓励进而调动孩子的自身积极性。
让孩子从学儿歌开始。我是在儿子六个多月的时,为他读《儿歌三百首》的。我觉得对几个月的孩子来说,只有儿歌才容易接受,也许还能略微听懂一点,或许能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一点印象。根据这一理念,在每天接送儿子去幼儿园和回家的路上,我总是喋喋不休的教儿子背诵儿歌。我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抱在怀里,一遍遍的给儿子读儿歌:“牛吃青草我吃奶,谢谢你啊牛奶奶”、“蚊子专叮人,吸食人的血,传播疾病菌,给它一巴掌,打死害人精!”……无论在送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还是我陪他玩耍的时候,我总是见景生情地背诵出相关的儿歌来。两岁以后,我又给儿子买来《唐诗三百首》。通过这样日复一日坚持不断地诵读,让儿子在学龄前就熟读并背会了大量的儿歌和一百多首古典诗词,同时让儿子渐渐的喜欢上了读书。
幼儿读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孩子选择读物要适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尽量选择色彩明快、文字简单的图画与文字互相搭配的书,这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外,琅琅上口的儿歌和歌谣,易记易背,很容易就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也让他自己特别的开心;还有那种看图识物、看图识字的幼儿读物,能帮助孩子辨识物品、动物、颜色、数字,也能让孩子获得各种知识的基本概念。
不可或缺的重复阅读方法。重复阅读是培养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好方法,幼儿喜欢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听故事,喜欢翻来覆去地背诵那些琅琅上口的儿歌。而重复多次地读一本书,反复地背诵儿歌和歌谣,不仅使孩子对一些常用词汇熟悉起来,还可以帮助孩子加深记忆。特别是那些古典诗词或名言警句,如果小孩子通过背诵记忆在大脑里,将会使他终身受益。
儿子小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些童音朗读故事的磁带,他特别喜欢听。经过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听,他竟然无意中能背诵好多诗词名句和故事。如此重复地听,儿子自然就喜欢阅读并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只要看到书,他就会拿起读。读进去后,他甚至会忘记一切。我领他逛书店和超市的图书柜台时,他总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旁若无人地读起来。这时的我,会为儿子专注读书的神情而感到幸福。
家长要为孩子起好表率。想培养孩子早期爱上阅读,首先得家长喜欢读书。只有喜欢读书的家长,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效仿自己。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喝酒、抽烟、打麻将的家长,能够培养孩子愿意独自一个人宅在家里读书。而一个喜欢读书的家庭,孩子看到身边的家长都在静静地读书,自然而然的也会模仿家长去读书,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长的示范表率作用,会使孩子逐渐喜欢上读书,最终手不释卷。
与孩子适当的陪读与交流。适当的陪读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读课外书往往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比如,家长看到一本好书应推荐给孩子,孩子读到有趣的文章也愿意读给家长听。家长与孩子经常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会使家长和孩子一同在读书中增长学识,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也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长此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会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也会进一步地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养成了。
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的陪读方式,也不是许多家长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为此,家长必须付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和时间,还需要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全身心的与孩子在一起陪读,才会最终使孩子爱上阅读。
鼓励孩子坚持阅读。读书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更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所谓“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读书贵在坚持,不可以浅尝辙止,轻易的放弃。小孩子读起书来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三分钟热血,一旦遇到满篇的生字读不下去,或者对故事不感兴趣,立刻就会兴趣索然。这时,需要家长给予孩子适时的放松,陪着孩子适当地玩游戏。不可以继续逼着孩子读书,那样会使孩子对读书产生逆反心理,最终会影响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待孩子的情趣稍稍恢复之后,再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读书,使孩子的注意力由不集中到小部份集中,再到后来变成大部份集中。长此下去,孩子遇到自己爱看的书,就会进入其中,旁若无人!
如果孩子生病发烧或者发生其它事情,也不可以把这一天的读书计划耽搁了。父母可以轮流陪伴或者阅读,这种坚持,使孩子认识到读书就好比喝水吃饭,是每天都不可以空缺的。如此这样每天坚持不懈,孩子的良好读书习惯就会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默默养成。
给孩子提供一个读书环境。如果想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首先需要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当年“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为培养孟子热爱学习而三次搬家,终于为孟子找到了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因为孩子总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当家长的应当为孩子开辟一个读书的小环境。不仅应该有书桌、书架、纸和笔,还应当有较多适合孩子看的书籍。我相信,在一个举手就可拿到书的环境里,许多孩子都会因为环境的熏陶而逐渐喜欢上读书的。
我家有一个小小的书房,室内三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藏书千余册)。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我不去打麻将、玩扑克、斗地主,而是一个人宅在书房里心情愉悦的读书写字。我也给儿子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读书角”,也为他配套了小桌椅,那里也是他读书写字的地方。由于受到我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又由于我家有了这种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得儿子从小就愿意宅在家里面静静地看书,而不是到外面与其他孩子疯玩儿。
帮孩子把好阅读关。如今身处电子时代,出门旅游、逛街看到的是满街电子屏。回到家里,电视的动画片、电脑、手机里面也都是游戏网络充斥其间。家长们都整天忙于看电视、聊微信和QQ,却想让孩子远离这些诱惑爱上阅读,实在难于上青天。试想,如果家长在边上刷朋友圈、看段子、聊微信,忙得不亦乐乎。对孩子来说,即使他没玩手机,心里恐怕也早已长了草,哪里还会有心情读书写作业。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呢?我觉得陪伴孩子阅读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消除各种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诱惑。比如适当控制孩子观看动画片的时间,或是给孩子看一些带知识性的动画片;关掉电脑;不玩手机或平板……让孩子懂得保护眼睛。
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读书可以提高智慧, 可以修养身心,可以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既然阅读之于孩子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就应当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培养孩子早期爱上阅读。
如果您想让孩子明事理,请您陪他阅读;如果您想增加孩子的文化底蕴,请您陪他阅读;如果您想让孩子更优秀,还是请您陪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