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

(2016-01-25 16:06:41)
标签:

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

整理父亲的遗物

怎样育儿成才》的著作

父亲写给儿孙的信

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

李晓东

清贫一辈子的父亲走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产,这与父亲生前的工作职务和他的工资是完全不相符的。父亲是1946年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干部,又是东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1985年父亲离休时,就享受司局级待遇,按说以父亲的资历和职务,起码应该积攒了一笔不菲的资金作为遗产留给我们。但是,一辈子生活节俭的父亲最后留下的遗产不过是一些旧的衣物和满满几个书架的藏书。

父母的蜗居狭窄,许多东西没处堆放,所以父亲的这些藏书就运到了我的小家里,把我的书房塞得满满的。我以为在父亲遗产中最值钱的东西当属他自己撰写的一套三册《怎样育儿成才》的著作,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前不久,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还有许多的文章草稿没有来得及整理,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厚厚一摞的文字草稿大约能有50多万字,我以后会陆续将之打成电子文档贴进我的博客里。

前两天,我在家收拾东西还翻出了父亲写给儿孙的厚厚的一摞信。这100余封家信,我基本上都认真地反复阅读过了。只见那牛皮纸的信封封面已经呈现出发白的焦黄色,各种图案的邮票和形状不一的邮戳,而在信的右下角的落款处都是父亲的名字。信是父亲写给我和他的孙子的,时间是从二十多年前一直到现在的。信纸已经蒙上了很旧的泛黄的颜色,有些折叠处已经破损,但看起来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轻轻的拭去灰、拂去土,只要你浏览上几眼,那些模糊的文字便立刻鲜活起来,与之相关的往事也一幕幕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

父亲的信,写的内容都是对我和儿子的教诲和希望。每一封信反复强调的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希望我和他的孙子能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努力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些信,作为父亲的遗物虽然历经多次的搬家和折腾,如今却被我完整地保留下来。抚摸着父亲的这摞厚厚的信,总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浸润。我能想象得出来父亲当时写信的情形: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坐在一个破旧的写字台前,铺开信纸,打亮那盏老式的八瓦小台灯,戴上他的老花镜,再拿出放大镜,此后,父亲的谆谆教导就从他的笔尖如流水一般不断的涌现出来......

如今,人们已很少用书信的形式交流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话、QQ、微信和电子邮件,现代化的通信方式让人感觉到特别的方便和快捷,但缺少的是那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盼望,也没有了那种阅读书信时“见信如面”的感觉。此时的我,面对着这一大摞父亲的家书浮想联翩,这其中饱含着父亲对子孙成长的无限关爱。

他希望他的后人能学有所成,能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亲留给我们的书籍和家书,岂不比那些家财万贯更为丰厚!这也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