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国外的机动车谦让行人

(2016-01-07 15:05:16)
标签:

国外的机动车谦让行人

横过马路没有走斑马线

机动车与行人同时想过

国内的司机“太任性

机动车的鸣笛

分类: 世象杂谈

有感于国外的机动车谦让行人

李晓东

 机动车在公路上行驶,人们想横穿马路,哪个更应当先行?对此,国内外则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国内的普遍现象是机动车与人抢路,国外则是机动车谦让行人。

 何以见得?我本人有过多次的切身体会。两年前我曾经去过港澳,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虽然港澳不过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但在我的眼里,港澳人的生活习惯、道德标准、精神文明角度.....与我们大陆有很多的不同。我感觉到最为明显的是,那里的机动车谦让行人的现象随处可见。

 一次,我横过马路没有走斑马线,而是按照国内过马路的习惯,左顾右盼只要路上没有机动车行驶,就可以大胆地横穿马路。谁知就在我刚刚走到马路中间的时候,一辆疾驰的小汽车突然朝着我疾驰而来,我急忙停下脚步并快速的往后撤离。让我吃惊的是,那辆疾驰的小汽车离我远远的就踩了刹车。司机在驾驶座上摆动手势,示意我先过马路。面对这位司机如此的谦让行人,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记得国内好像有这样一条交通规则:“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在机动车道被撞伤的后果,由行人自己负担全责”(大意如此)。好像港澳地区也有类似的交通规则,但是,那里的汽车司机的做法却显得更为人性化,即使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在先,他们也要严以律己地礼让行人。他们的这种做法,让我不得不钦佩港澳司机的文明礼貌程度。

  去年,我曾去台湾和韩国旅游,同样亲身经历了横穿马路的过程。在台湾那一次,我们是一同旅游的十几个伙伴一起横穿马路。当然我们走的是斑马线,可是由于我们想过马路的人比较多。轮到我过马路的时候,红色的信号灯已经亮起了。按理说我们必须等下一个绿灯,可是一直被阻挡在斑马线一侧的机动车司机,非但没有启动汽车,还接连低向我们摆手,示意让我们先过马路。这又让我联想到国内,如遇到类似情况,国内的司机大都会紧盯信号灯,一旦绿灯亮起,便纷纷以百米大赛起跑的状态,马达轰鸣着迅速地加油冲出起跑线!这时,尚在斑马线上拥挤的人群若要抢过马路,恐怕就会有了一定的危险。

 后来,我们在韩国旅游那些日子也遇到了类似的现象。当我们旅游团的许多客人在马路边等着过马路的时候,还没有看到对面的绿灯闪烁,竟然刷的一下,左边的汽车全部停了下来。看我们不知所措,韩国的司机便主动挥手示意让我们先过马路。他们的礼让行为,顿时让大家感觉到真的是享受了“贵宾”的待遇呀。

 今年夏天,我又去了一趟俄罗斯的海参崴。在这个俄罗斯远东的偏远地区,同样让我感受了机动车礼让行人的礼遇。我们居住在海参崴的旅店门前就有一条油漆马路。晚饭后大家闲着没事,于是便三五个人一行地横穿马路,想上街随便转一转。当我们在马路边等着过马路的时候,刷的一下,两侧正在疾驰的汽车全部停了下来。看我们不知所措,有的司机还探出胳膊挥手让我们先过,真是“贵宾”待遇呀。我们人多,行动又涣散,好半天大家也没有过完这条马路。我是走在后面的,眼见几辆机动车被我们截在马路的一侧已经等待了好半天。于是我招呼大家停下脚步,让机动车先过。就在大家退回到马路的后边,机动车却仍然一动不动地等在那里。我示意机动车司机先行通过,他却执意地挥动着手示意我们先过。如此的情节,再次让我十分感动。你看人家海参崴的司机,文明的境界怎么就如此的高?他们机动车谦让行人的态度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吗?

 机动车与行人同时想过马路,究竟应该谁谦让谁?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在这一小小的行为上往往会体现出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按理说,只要大家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就可以了。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路口尚未有红绿灯的设置,或者仅有斑马线,而没有交通警察人员管制,这就为双方过马路时的争抢埋下了伏笔。到底应该是机动车谦让行人还是行人谦让机动车双方各执一词。

 如果遇到双方各不相让者,便会引起争执或者出现交通事故。这我想起了前几年被媒体报道的杭州斑马线上被撞而失去生命者事件。应该说,驾车者过斑马线时缺乏礼让行人的意识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在国外,让我觉得他们最懂礼貌的行为就是车让人。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只要有人站在路口的斑马线一边,两边的车就会自觉自动地停下来,等行人过马路后机动车才会继续前行,而绝对不会出现中国那种机动车与人争抢过马路的现象,更没有在斑马线上车挤人的现象。有几次我们想让车先过,但所有的车都停下来等行人,司机不催促、不鸣笛,即使是行人挡了机动车道,司机也慢慢的跟在行人的后面,直到行人让出路之后,机动车才飞快的驶过。他们的礼让三先让我很惊讶,这说明机动车的司机不是没紧事、也不是不着急,而是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懂得机动车应当礼让行人的道理。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国内的司机“太任性”,以为公路就是为机动车修建的。因此,只要他的车在公路上行驶,所有的非机动车包括行人都必须给他让路。在国内的马路上你常常会听到机动车不停地鸣笛,似乎在不停的吼叫“靠边、靠边!赶紧躲开,让我先过去!” 这种没有职业道德、缺少教养的行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特别是那些出租车,更是急三火四地疾驶并无一点谦让,像幽灵一般神出鬼没、强行超车、强行并道、违章行驶,有时甚至会让行人躲避不及......

 说到机动车的鸣笛,我对此也有深刻的体会。国内的司机好像普遍喜欢鸣笛,甭管周围的环境如何,也不管行车的状况是否用的着鸣笛,只要是你妨碍了我的行车,我就会不拘场合地乱鸣一阵,很容易给路人造成惊吓或烦躁。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上述国家和地区,甭管是大街小巷还是小胡同,基本上听不到机动车的鸣笛。据说,日本允许机动车鸣车笛的地方必须有特殊的标志。如果在无标志地方的地方鸣了车笛,要被罚款2万日元。

 如果说机动车与人抢路的现象,大城市的情况还好一些的话,那是因为大城市的交通管理比较规范,许多司机害怕扣分罚款,不敢擅自违章。但在交通管理相对无序的小县城,通过那些尚未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那些没有交通管理意识的司机,便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强行通过,他们甚至会在斑马线上挤迫行人为其让道。

 按理说,机动车与行人都有相应的"路权",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间。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抢“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

 机动车经常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在没有视频监控的路口,做出闯红灯、挤撞斑马线上行人的疯狂行为。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行人由此抱怨司机,说把斑马线变成了死亡线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行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随意行走的现象也时而有之。面对红灯,太多的人总是急不可耐,似乎有分秒耽搁不得的重要事。其实这样的争分夺秒,往往就会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对于行人来说,是该多些自觉自律。特别是过马路时无视红绿灯,只会给自己增加风险。

但是如果将两者相互衡量一下,我觉得相对行人来说,司机是处于一种强势地位。毫无疑问地是,司机该对行人多一些避让。唯有司机多些交通规则意识,多些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我们的道路才会更畅通、更安全些。“宁停三分抢一秒”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司机开车的行为守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