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绿色公共自行车
——外地人看苏州
李晓东
在去苏州之前,我还没有听说过什么是“公共自行车”。及至到了苏州,儿子的女朋友给了我们两张“公共自行车”使用卡,我们才半懂不懂的知道有了这码事。





一天,我和老伴儿外出游玩回来得早,便有意识的上街寻觅并各自取了一辆公共自行车,然后我们骑着它在附近(水岸花园方圆3公里)游逛了好大一圈。






我们遇到了一片湿地,那里有好大一片茂盛的芦苇塘,水塘里还有多得数不清的蒲棒草正在伸出它那幼小的蒲棒。与湿地紧邻的是一片偌大的草坪,那草坪是我看见过的最大一块绿地。可以说任何一座城市里都没有如此之大的草坪绿地(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我觉得,任何一座城市的领导者都不会舍得在这寸土寸金之地,留下这么大一块湿地和草坪。我在心底暗暗地钦佩苏州市的领导竟有如此重视环保的战略眼光。





我和老伴儿在这里站着、躺着、坐着摆pose留影,还时不时地与绿色的“公共自行车”合影拍照。似乎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欧洲,正在享受那种绿草如茵的惬意......




我由此联想到,一个人出门在外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身边有了这样一张“公共自行车”使用卡,那么你的旅途将会多么的便捷和方便呢!
“苏州的公共自行车举措真好!” ,
“既方便市民出行,也方便游客游玩!”这是我的赞叹。
“苏州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项措施的呢?”
“外地的游客也可以办理这种优惠卡吗?”回到家里,我一边赞扬苏州的公益设施为群众着想,一边又问儿子的女朋友。
她告诉我:这项公益事业是2010年启动的,最初投入了200辆自行车,每个停车点有20辆自行车。
“凭本人身份证,外地的游客也可以办理这种优惠卡的”。
“办个人卡需要交200元押金和100元消费充值;外地的游客办卡需要预交300元押金和20元消费充值”。

原来是这样,我在为生活在苏州的百姓感到方便和幸福。
儿子的女朋友由于工作忙,仅仅陪我们游玩了一天就上班了。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在苏州的一位同学全程陪同我们旅游。我们在一些地方又见到多处公共自行车的停放点,于是我们又提起这个话题。
我的老同学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苏州老居民了,自然要比儿子的女朋友了解得更多。他告诉我:前些年,苏州由于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交通堵塞、降低交通事故,还能低碳环保、短距离出行方便快捷、有利于百姓身体健康等,苏州开始尝试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
老同学还告诉我:“苏州市公共自行车各站点24小时通借通还”
“公共自行车是实心车胎,不会漏气和爆胎;车座高度还可调节。”
我和老伴昨天还埋怨公共自行车车座高矮不合适,1.75米身高的我偏偏摊上一个很矮的车座,不得不卷曲着双腿;而身高1.65米的老伴儿偏偏摊上一个很高的车座,不得不掂起脚尖仍然还够不着脚踏板......听了他的补充,我的各种疑虑豁然开朗,不怨人家的车座高矮,实在是我们自己不得要领。
作为游客的我,对苏州的公共自行车还有以下赞扬:
一是目标醒目。这种绿色公共自行车常常醒目地停放在交通要到的路边,容易找到、方便实用;
二是方便快捷。骑用公共自行车可以节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步行时间,还可以提高乘坐地铁和公交车转乘的衔接度。对外地游客旅游及与公共交通接驳特别方便快捷。
三是方便群众。这种“随用随骑、骑后速还”的共自行车,不仅方便了外地游客,还可以成为当地居民娱乐、健身、购物、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如果有人问我对苏州市公共自行车便民的举措印象如何?我会翘起大拇哥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