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坐火车的感觉
李爽
前不久,我与一位亲友结伴去台湾旅游。我以为我们乘飞机抵达台北后,就会一直坐着大巴环岛游罢了,根本没想到在台湾也有火车坐。
当我们乘坐大巴环岛游到台东准备返回台北市时,导游介绍说:台东这里有段路十分险峻,左边是悬崖峭壁,右面是深不可测的太平洋,为了游客的安全,台湾旅游局要求所有旅游团途径这段路程都要改乘火车。于是,导游安排司机一个人开大巴车回走,而给我们每人买了从花莲站到宜兰县苏澳新站的火车票。
最初,我对导游的解释将信将疑。这段路有那么险峻吗?不会是导游和大巴司机搞什么猫腻宰我们游客吧?怀疑归怀疑,既然给了火车票,我们只能对号坐火车了。
当我们随着检票的人流进了火车站后,我才发现这里只有一个站台。站台左右分别停着一模一样的两辆火车,而且两辆火车的车门都敞开着。最让人摸迷糊的是:台湾火车不像大陆火车的车厢外表写有始发站至终到站的标识,甚至也没有车次的标记。这就叫我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就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团的两个人登上了左侧的火车,于是,我和亲友也稀里糊涂地登上了左侧的火车。我们各自按着火车票的座号分别去找属于自己的车厢和位子。结果,诺大的车厢只有我和亲友两个人,显得清净而空空荡荡的。
上车后,我总是心不托底,想打听这趟车是不是去苏澳新的方向?担心上错车把我们拉往相反的方向。但是,满车厢既没有乘务员,也没有旅客。无奈中,我只好下了火车到月台(站台)上,想直接打听车站的铁路人员
。好不容易看见一位站台清洁工,我急忙过去问她,她告诉我:你坐反了车,应该乘坐对面的那趟车。
听了她的指点,我急三火四地跑上了左侧的火车,拉起亲友的手赶紧换乘右侧的那辆火车。坐在右侧的车上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若是上错了车,脱离了旅游团,整个旅游日程就会很麻烦的。
此时的我,仍想再找人打听并确认乘车的对错。令人尴尬的是,这节车厢仍然只有我和亲友两个人,还是找不着可以咨询的人。这时亲友说:“咱俩上错车了吧?方才那两个人还在对面车上呢!”这下,我又没主意了,随着亲友下了车再还回原来的那趟车。
就在这时,我眼前出见了一位身着铁路服的人,我连忙上前去打听去苏澳新的车,他指着右侧的那趟车,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刚刚下来的车上。这时,我才看见车门上的电子屏显示:“三车厢”“本次列车车长愿意为您服务”的字样。再看,随团的小导游也上车来了,她怕大家上错车特意来关照我们。
就在火车开动的前一分钟,我趴车窗看到:前面坐错车的那两个人也匆匆从左侧的火车跑下来,上了我们隔壁的车厢。就在我们刚刚坐稳,火车就开动了,真的是有惊无险啊!
一路上,我再没心思欣赏窗外的景致,满脑子是方才上错车的细节,感慨还是咱大陆的火车好,每一节车厢都写有始发站至终到站和车次的标识,给旅客特别清晰明确的提示。
过了一会儿,思绪逐渐平定下来,我发现台湾火车的车厢非常干净。虽然设施已经陈旧,漆面已经斑驳,但是,擦洗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他们的座椅靠背可以自动调节,下面有放脚蹬的踏板,头部可以仰面靠在高高的靠背上,让旅客坐上的感觉特别舒适。
向窗外望去,沿途不时地掠过一座座小城镇,一幅幅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让人赏心悦目。
火车运行到了一小站,又上来十多个打着旅游小旗的中国南方游客。他们用浓重的方言叽叽喳喳地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还不如台湾人说国语清楚。导游按下电子纽,车门自动开了,这时我才知道车门是由电子按钮控制的。
难怪车厢内听不到隆隆的火车轱辘声,好像乘坐汽车一般安稳肃静。
每一节的车门都是自动开关,开关门需要按电钮。方才,我和亲友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一时摸不着“销号”,几次上车下车,无论怎么用劲拉,也打不开车厢门,急得我俩满脑袋冒汗。有一种被反锁在屋里的感觉,进不去,出不来,真急死人了。
火车缓慢地穿过几个隧道,一路上领略窗外的田野、槟榔树、香蕉园
……在享受乘坐台湾火车的惬意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大约50 分钟,我们终于到达了苏澳新站。
就在我为台湾火车没有始发站至终到站和车次的标识而向同行的游客表露遗憾时,有人告诉我说:“台湾火车的每节车门的上方都有电子显示屏,都会清晰地显示车次和到达站”。原来是自己孤陋寡闻,不怨人家东道主,如果下回再去台湾坐火车,我就不会再坐错车了。
一次有趣的火车之旅,给我有惊无险的经历,给我丰富了知识,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