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闻强记的王桀(小小说)

(2014-12-06 13:32:16)
标签:

把孩子培养成才

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

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富有哲理的警句

学习积累掌握名言谚语

分类: 小说诗歌

   (小小说)

博闻强记的王桀

中耀

  古时,喜欢下棋的人颇多,无论在街头巷尾都可以摆上一盘,只要有人摆,很快就吸引并围上一圈人观阵,说是“观棋不语真君子”可是耐不住性子支招的总是不少。

  三国时期,一天,在一个小酒馆门前一中年人与一小伙子对弈正酣。前两盘两人一胜一负,打了个平局。但是不投机的几句话忽地勾起来双方的火气,正在下的是第三盘,你吃车,我就踩你马、稍带还杀你个卒,一招紧一招,两个人谁也不服气。

  “咦,你的马怎么跑这来了?”

  “原来就在那嘛!不然我这车不又丢了吗?”

  “不对,不对,我记得它在这!”

  “那才不对呢!......”

  两个人争论不休,中年人说:“小伙子你别赖,别玩不起,是不是眼看要输了?”

  “胡说,我看是你玩不起!”

  “嘿嘿!第二盘不是你玩赖,你还得输......”

  “你瞎掰,也不怕风大疝了舌头!”气头上的小伙子忽地站起来一脚把棋盘踢翻了。

  “看看,怕输把棋盘踢翻了是不是……”

  “若是接着下,我不赢你才怪……”

  “那好啊,咱们再把棋摆上接着下……”

  四周围观的人也跟着瞎呛呛,这一摆棋大家更是七嘴八舌,这个说这个棋子原来在这,那个棋子在砲后边......又是争论不已。

  “你们别争了,我把原棋给你们摆上......”只见观棋者中站出一年轻人说道。

  三下五除二,他就恢复了原棋,可是围观者中有的人还是半信半疑地争论不休。

  年轻人说:“我摆的没有错,我不认识下棋二位,我偏着谁向着谁也没有必要......如果怀疑我摆的不对,可以再拿一副棋来,我还能照原样摆上。”

  有好信儿的人从附近的酒馆里又拿出一个棋盘,这年轻人果然很快又摆好了与那副棋一样的残局。于是,人们纷纷表态:“对,他摆的没有错!”四周围观的人们这才信服了。

  可惜这两个下棋人,棋德都不算好,走了不几步又争起来,闹个不欢而散。

  在围观者中有个名叫许德升的读书人,他一直全过程地看下棋,但为人木纳他始终没出声。

  棋局不下了,人们也渐渐散去,在回家的路上有人打听:“刚才那位年轻人是谁?他真有点本事啊!”

  “年轻人叫王桀,他家是个书香门第,他祖父、父亲都是念大书的,,听说他很小就会识字、做诗文......”两人一问一答。

  许德升听得很感兴趣。

  那人又接着说:“听说一个人,若是小时候学习得早,记忆力就会好,看来没错。王桀的记忆力就好,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春游的路上遇上一块石碑。朋友考他:听说你记忆力好,你看那碑文能读一遍就背下来吗?王桀说试试看,王桀上前念了一遍碑文,真就背得一点不差。”

  “啊……真是了不起!”

  ……

  许德升回到家里,试着培育他那两岁的儿子,希望儿子将来也能像那位年轻人有特别好的记忆力。

  此后,许德升一直坚持对儿子进行早期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五岁时已经认识了3000多字,还会背了百余首经典诗辞,人们都称赞他的孩子聪明。

  许德升一直关注王桀的成长发展,后来,王桀被曹操重用,官至魏国侍中。王桀的诗文很好,成为三国时期“建安七子”的领衔人物。

  许德升感叹:人非得早念书、多念书不可呀!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许德升的儿子后来发展得也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