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早期阅读
(2014-10-21 14:43:16)
标签:
培养阅读习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良好的阅读习惯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早期阅读
李晓东
三、表率作用是榜样。
小孩子都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幼儿更是每时每刻都观察家长的一举一动。因此,家长身体力行地带头读书看报,会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幼儿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理解能力是关键
家长应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丰富其感性经验,然后运用逻辑思维和想象力进一步理解阅读的内容。如,阅读《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观察自己身边的现象,说一说谁家的孩子懂礼貌,尊敬老人,尊敬老师,帮助他人,使孩子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好品德。这样,幼儿在阅读《孔融让梨》的故事时,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了。
五、赏识幼儿是手段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表扬,家长对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会给幼儿带来自信和动力,会更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如在幼儿读出图画中的文字后,家长可以表扬说:“孩子你真棒!”、“又学会了好几个生字!”或是奖励一枚小红花以示鼓励,使幼儿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六、灵活形式是方法
引导孩子早期阅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应该在充满乐趣中完成。家长可采用孩子下面易于孩子接受的形式:
1、孩子自由阅读。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读物,引导幼儿养成自己读书的好习惯。这种形式幼儿不受拘束,能自由地阅读并享受阅读的快乐。家长只要在幼儿看不懂或有疑问时,及时回答孩子的疑问就可以了。
2、家长给孩子朗读。在幼儿还不具备独自阅读的能力时,家长可以给孩子绘声绘色地朗读,也可以用夸张的神情去吸引幼儿,然后让幼儿自己讲解。这种声情并茂的讲故事,会吸引孩子进入故事中的角色,进而会听了还想听,读了还读,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对图书和阅读产生兴趣。
3.家长与孩子一同阅读。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书,逐一指着汉字,用舒缓的语调把书的画面一页一页讲给他听,指导幼儿学会仔细观看每幅图画上的人物和事物,理解图画前后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一边看图一边给孩子讲述故事,向幼儿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也可以让幼儿提出问题来讨论,在讨论中让幼儿举一反三,受到书中故事的教育。这样也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幼儿从阅读中获得愉悦感,使孩子喜欢阅读。
教育专家认为:亲子共读是加强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国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钦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已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即家长很早就开始给他们读书,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4.看图编故事阅读。家长还可以让幼儿仔细看图,发挥他的丰富想象力,然后根据图的内容编故事,并且引导孩子将他看到、听到的故事编到自己的故事中。这样,不仅丰富幼儿的语言,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为幼儿设置“悬念”。让幼儿遐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尾,这样既可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促使幼儿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孩子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游戏识字阅读。家长在与孩子一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给孩子讲了故事,也顺便教给孩子许多生字。家长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地教给孩子生字。如引导幼儿在阅读中掌握的生字,认识家中的各种生活日用品,比如家长可以在锅碗瓢盆、家用电器、蔬菜水果、生活日用品等物品上写上汉字标签,让幼儿识别并记住。孩子对在游戏中识字阅读很感兴趣,从而促进孩子对阅读的积极性。
七、阅读时间是保证。
幼儿早期阅读贵在坚持,家长要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要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孩子每天都有一段阅读的时间,日积月累就会有不小的收获。书是“知识的海洋”,让孩子每天去畅游“书海”、去汲取知识、去认识广阔的世界。
八、习惯养成是目的。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持之以恒、不断重复的结果。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读故事是每个家长的天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桥斯坦贾德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孩子选择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的卧室里”。家长给孩子买书、同孩子读书、为孩子讲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孩子未来的茁壮成长产生积极的意义。
总之,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家长有目标、有计划、科学地给予培养。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让家长们拿出更多的精力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并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