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崔生幸遇录

(2014-09-27 14:57:56)
标签:

富贵篇诸画甄辩四书经

崔生幸遇录

古典小说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

金银财宝的故事

分类: 小说诗歌

(小小说)

崔生幸遇录

中耀

  崔生,江南某小镇人,青少年时曾考取秀才,但以后屡试不中,遂继承父业经营一小杂货店。后来父亲病故,小店经营状况不佳。以后歇店四处谋职:上到某商号代理掌柜,下到贩夫老卒,极尽奔走,但不过勉强糊口,深感生活的艰辛。

  一日妻携子回娘家,已去三日,晚饭自己煮面条盛在碗内,不慎掉在地上,碗破汤洒,赶紧抓起面条,水洗后加少许作料凑合了一顿。

  夜晚长时间未得入睡,不禁牢骚:有的人,不操心、不费力,家资万贯,娇妻美妾,终日饮酒作乐享尽人间富贵......我起早贪黑、日夜操劳、实为所苦,但所获不多,老天爷何其不公?何其不睁眼?......

  睡到半夜,忽听窗外人声嘈杂:

  “是这个院吧?”

  “是这个人吧?”

  “叫他起来问问......”

  崔生被吵醒掀窗往外看,见几个青衣人,身边有一大木箱,似非人间物。问到:“你们是干什么的?来此找谁?”

  似头目的一人问道:“你姓崔吗?”

  崔生答:“鄙人正是崔生......”

  那人说:“刚刚找了好几家才找到你,是你感到老天不公吗?”

  崔生十分慌怵地说:“我......我那不过是自己暗自牢骚而已,不敢烦请大人们认真。”

  “我等是玉帝派来的,玉帝怜你过去的辛劳,特派我们给你送来财宝,请你收下!”

  随后把木箱抬入室内,玄即离去。

  崔生愣了一刻,见人走声寂,就把箱子打开一看,哧!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为数甚巨,不胜惊愕。崔生以为自己一定是在做梦,复上床睡觉,辗转反侧竟不得入睡。于是,又翻开箱子拿出金银仔细端详,果真毫无虚假,但不敢深信,折腾到鸡鸣才又入睡。

  第二天早起,又急忙翻开箱子,仍然是金银满箱,赶紧把箱子藏好去接妻子。他翻开箱子让妻子看,问是不是自己做梦?

  妻子仔细看过,肯定真是真金白银,但不敢相信会有玉帝送宝之事。

  此后,家中缺钱就拿出少许。果然市上好用。两人觉得有了这些金银财宝,两辈子也花不了,于是每日盘算怎样过好日子。

  几经考虑后,终觉得不宜再留小镇,于是迁入一较大城。先买地,后盖屋,很快建起一片豪宅,并随宅建起一座大花园......再后来又买了车马,顾来众多仆人,俨然一大富户人家。亲友得知后自然找上门来,因为钱多,两人也就酌情赠与。

  崔生好结交,每日嘉朋满座,家中养有歌妓,声色喧哗、饮宴不断......如此不出三年,家道衰落,于是将家中资产器物卖尽,又过起穷日子。一日,崔生喝过闷酒,自然不免再去求亲友相助。而此时,众人皆以背相对,再无人前来崔家。

  后来崔生再牢骚:玉皇大帝给我送财富,不过让我做了一场繁华梦,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玉皇大帝您不是怜我,而是坑害我,害得我更苦啊!

  当晚,崔生在睡梦中又被人惊醒,他亲眼看见又是那伙人,送来财宝后倏然离去。

  崔生二次获财宝后,很快便忘却过去的苦日子,又盖房置产、添车买马,结交社会名士,重开家宴......重新过起富贵日子。倒是妻子不断提醒他办了一处私塾,免费招收贫家子弟读书。后遇灾年又开设三处粥铺施舍,还向慈善堂捐银千两......

  崔生的善举虽博得人们的赞誉,但坐吃山空,不出三年又一贫如洗。当自己再求借他人时,仍屡遭白眼。

  一日,因断粮夫妻未得进晚餐,二人抱头痛哭。

  入夜,崔生不得入睡,呼曰:“玉帝、玉帝!您是真心帮助我呢?还是故意给我苦头吃呢?这金银财宝的事,我已经看得透透彻彻、明明白白;钱即能叫人做好事,也能让人做坏事。人在金钱面前都现了原形,变了人味。人若没钱活不了,但钱多了若不能很好地利用,反而带来苦痛……我再也不愿意要钱了,玉帝您再别给我金银财宝了......您要是真的有灵,让我到官场走走吧!”

  他不过是信口说说,说后自己也不禁好笑。几天之后,州里有快马军卒送来文书,召他为某县县令。崔生着实一惊,便即刻启程赴任。

  消息传出后,立即有亲友送来各种财物以示祝贺,也有高朋频频设宴为其践行,以致使其应接不暇。到任后马上又有当地绅商及各属官吏拜会并献上诸般财物。崔生心想:无怪人们愿意当官,没想到当官的竟然有如此厚遇。

  崔生已有较多阅历,知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决心做一个勤政的廉吏。果然按其想法该县大治,又逢风调雨顺,农事连年丰收,崔生倡导减租、减赋,农民安居乐业,名声鹤起,以致屡有升迁,后来由县令调入朝廷任右侍卫,红极一时。

  崔生从政多年,深感各种人、各种势力勾心斗角,激烈凶悍,实在是他所料不及。有的人因阿谀奉承、看风使舵、营私舞弊而发财、高升;有的人老老实实、做人埋头办事,却落得被诬入狱而丧生......正所谓“宦海沉浮”。崔生虽不做坏事却不得不曲意陪尽、小心应付。曾经几次想激流勇退辞职归乡而不得,后终因党派之争被挤出京师,远派僻地任刺史,三年后又受牵连被罢官返乡,但心中窃喜。

  崔生少有积蓄,为官多年只购得一处家产,窗前有修竹池塘,四周风光秀丽......很觉舒适,从此阅读著述。两年后,朝廷又请他进京赴任,他因年迈有疾而坚辞不去。

  崔生著有《富贵篇》《诸画甄辩》《四书经疏》书籍多卷,另外有诗赋多篇,其中有一篇《黄梁录》是记述其一生事迹的。

  我的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该篇写出,故名曰《崔生幸遇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