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报复是发奋努力……
(2014-06-17 07:25:58)
标签:
教育孩子成才巡考的教导主任监考老师舞弊取消考试资格考出真实成绩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最好的报复是发奋努力……
李晓东
我没有从正面去给儿子讲道理,也没有站在儿子的立场上替儿子抱不平,而是替他分析了杀人的后果:
“假设你把那位主任杀死了,结果会怎样呢?”我在提示报复的后果。
“我去偿命呗!”他似乎早已深思熟虑。
“我认可被枪毙,也要杀了他!”儿子仍不依不饶地补充道。语气激动地甚至嚷了起来。好象他经过一个下午的思想斗争,已经确定了这个报复方案。
“虽然你报复了他,但毕竟你自己也死了……值吗?”我们帮他分析如此报复的得失。
“认可我死,也不能让他活,反正这个仇我一定得报!”
“你这叫拿一命换一命,如果细算笔帐你划算吗?毕竟你还不到20岁……用如此年轻的生命去做赌注,太不值了!……”儿子虽然满脑子愤恨,但相比之下,他似乎悟出了这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人生才仅仅开始,如果这么早就放弃生命,岂不枉来人世一场……”
“那,这口气让我难咽……”
“那好办”我看出儿子的妥协,开始为他出主意:
“那位主任越是认为你抄袭,你越要学得更好;他越是在众人面前贬低你,你越应考出个好成绩给大家看看。要让事实说话,让成绩为你挽回面子,让录取通知书给你证明你是名好学生。到那时,你可以拿着录取通知书和成绩单微笑着告诉那位主任:我就是被你撕卷、取消成绩和考试资格的那位学生,看他脸不红才怪呢……”
面对我的一番“开导”,儿子沉默不语,似乎思想工作已见成效。从此,儿子发奋学习,后来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
儿子说,他考上大学之后不再恨那位主任了。正因为是主任的行为让他用发奋图强、有所作为来作为报复的手段,成就了自己。
遭遇不公时,受到屈辱时,我们会本能地想到两个字:“报复”。但那种以牙还牙式的报复并非明智之举,那其实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在仇恨和报复心理的支配下,当事者不能够全面地考虑报复行为的利弊得失,更不会考虑报复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未来的利益。激动之中,往往会做出冷静下来之后让自己追悔莫及的傻事。当我们面对不公、屈辱甚至打击时,要憋足一口气,要反击,要报复!而最好的报复方法就是:发奋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用事实教育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