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国风
北国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091
  • 关注人气:4,2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年前的学生对父亲的怀念

(2014-05-11 20:53:12)
标签:

回忆往事的故事

学生对父亲的怀念

父亲故去已经周年

对老师的祭奠

清明时节想父亲

分类: 散文随笔

60年前的学生对父亲的怀念

李晓东

  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父亲故去已经周年了。但是,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儿,总是让我常常想起,就像发生在昨天。

 父亲去世后,我按照父亲的遗嘱把他编著的《怎样育儿成才》一套三本专著分别寄给他的老朋友。其中,有一位在广州医学院工作名叫许茗苓的阿姨,她是父亲60年前的学生。许茗苓阿姨如今也已经耄耋之年,她在电话的另一端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当年的往事。

“你爸爸是我60年前的班主任老师,他可是个好人啊!那时,你爸爸是大学生,我们不过是四五年级的小学生。特别是班里还有四五个没妈的孩子,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的我,经常吃不上饱饭,衣衫褴褛,没有钱买书本和笔。你爸爸对我们这些穷苦孩子总是特别关照,他自己编课本,自己刻钢板用油印机印好,还给课本印了封面,再自己装订后发给我们”。她对父亲的评价特别好。

“我和几个没妈的孩子衣衫不整,学习也不好,因此总是自卑。你爸爸不嫌弃我们,帮我缝补衣服、给我买鞋,留好吃的给我……对我特别好,让我至今念念不忘!”许茗苓阿姨动情地说。

 后来,我在父亲的回忆录《一个右派的手记》中看到这段记载。那是1945年暑假后,在吉林师大读书的父亲被日本人“勤劳奉仕”(抓苦工),分配到距佳木斯六十华里的桦川县太平镇修公路。不久“八.一五”日本垮台后,当地的铁路、公路不通,父亲只好在当地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许茗苓阿姨讲的就是发生在这段日子里的故事。

“那后来呢?后来您怎么到了广州呢?”我问许茗苓阿姨。

“你爸爸走后不久,我就参加了‘东北四野’。再后来,我跟随‘东北四野’从佳木斯一直打到广州,我就留在了广州医学院工作”。我听得出阿姨是想说:“没有父亲的关爱和帮助,她早就辍学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参军、革命工作和现在的离休……”许茗苓阿姨的语气中饱含了对父亲当年的感激。

 让我更加感动的是,一周后我突然接到许茗苓阿姨汇来的3000元钱。我打电话给许茗苓阿姨:“您的心意收到了,我也替父亲留下了,但是,3000元钱得给您寄回去。我知道您自己的肾移植手术还没有做,那可是需要一大笔钱的啊!……”

许茗苓阿姨着急地告诉我,这是她对我父亲的一点心意。她不无遗憾地说:“一直没有机会回报老师,寄去一点心意是想在老师祭日的时候,请你替我买些‘纸钱’,送去我对老师的祭奠之情……”

 听到许茗苓阿姨的肺腑之言,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若是父亲的在天之灵得知自己60年前的学生对他如此高的评价、如此的怀念之情她、如此的感恩他,父亲一定会心满意足了……

 值此父亲周年之际,也是“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日子,我要把许茗苓阿姨发自肺腑回报父亲60多年前师生之情的心意如实地转告父亲,这也是我写下这篇短文的初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