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用针灸处方集锦》(三)

(2013-04-18 10:51:49)
标签:

针灸处方民间验方祖传

实用针灸处方集锦

中医中药治病

列缺心俞神门中脘三里

分类: 养生健康

《实用针灸处方集锦》(三)

 

【头痛】

〖二方〗

●取穴:合谷、足三里、阳陵泉。

▲刺法:中强刺激,留针三十分钟。(民便方)

 

【前头痛】:

●取穴:中渚。

▲刺法:直刺五、六分,用捻转提插手法进行强刺激,使针感上达肩或头部,留针三十分钟。(民便方)

 

【后头痛】

●取穴:后溪、风府。

▲刺法:直刺后溪,转捻向手心刺入一寸。风府直刺六分。每隔三、五分提插转捻一次,留针三十分。(民便方)

 

【神经性头痛】

●主穴:风驰、四续;

●备穴:太阳、哑门。

▲刺法:交叉刺凤池、四续,针感强。太阳横刺向头维。

主备穴交替针刺。(新疗)

 

【偏头痛】

●主穴:风驰、太阳。

●备穴:医明(翳风后一寸,乳突下缘)、四续、合谷。

▲刺法:风驰针感放散偏头部,太阳斜刺向头维。若效果不佳,改用备穴。一般一至三次见效,中强刺激。(新疗)

 

〖二方〗

●取穴:头锥、列缺。

▲刺法:头维斜刺一寸五分,列缺二至三分。(民便方)

 

【眩晕】

●主穴:四续、百会;

●备穴:风驰、太冲。

▲刺法:三棱针点刺出血,主备穴针2~3次效果明显,若无效,改针哑门。

 

【神经衰弱】

●主穴:医明、三阴交;

●备穴:足三里、通里、太冲。

▲刺法:先针医明(双),其它双侧穴可交叉取一侧,每次取两个穴,中强刺激。(新疗)

〖二方〗

●取穴:复溜。

▲刺法:隔日针,留针三十分。(民便方)

〖三方〗

▲针疗:前头部颞颥部钝痛,在前顶、百会、后穹、囟会、头临泣、阳白、头锥、本神、率谷等穴行打针法(针后,用手指轻打针柄),后头部痛疼者在后顶、风府、哑门、玉枕行散针。食欲不振者可在中脘、梁门、下脘、足三里各穴针一寸,继续一、两个星期可痊愈。(秘开方)

 

【失眠】

●取穴:内廷、印堂。

▲刺法:睡前针。针印堂时,使患者闭目无思,内廷强刺激,取得针感后,每5分转捻一次,留针20分钟,每能平稳入睡。如因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者,应予以排除。

〖二方〗

●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

▲刺法:睡前针,留针30分钟。

 

嗜睡症

●主穴:人中、曲池;

●备穴:凤池、足三里、安眠(医风后5分)。

▲刺法:双侧穴可交叉取一穴,主备穴交替使用,中强刺激。(新疗)

〖二方〗

▲治法:无名指第三节尖,屈指取之,灸一壮。(古方)

 

【多梦】

▲治法:针神门、心俞、内廷。

〖二方〗

●取穴:历兑、隐白。

▲刺法:先刺历兑,后刺隐白,留针一小时,并同时加灸。(民便方)

 

【善恐】

▲治法:针刺然唂、内关、阴陵泉、侠溪、行间。(古方)

 

【健忘】

▲治法:针或灸列缺、心俞、神门、中脘、三里、少海、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