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鞭炮的记忆

(2013-02-21 11:33:52)
标签:

除夕年夜饭

过大年的记忆

回忆过去的日子

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话题

分类: 散文随笔
             有关鞭炮的记忆
               李爽   

当全家人吃完了除夕那顿鱼肉大餐后,对小孩子来说,最有趣的就是到外边找小朋友放鞭炮啦。

五十年前的我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虽然做什么都蹑手蹑脚的,但放起鞭炮我可不胆小,有时比男孩子胆儿还大。

那时的鞭炮品种不多,常见的有“二踢脚”“麻雷子”、“钢鞭”和“小鞭”,还有“钻天猴”、“摔炮”和“刺花”。

顾名思义,前面几种鞭炮因其声音响、威力大,多是大人们喜欢的品种。后面几种鞭炮因其声音小、有趣好玩,又无危险性,所以多是孩子们喜欢的。

我玩“摔炮”得心应手,走在路上,我会忍不住往地上随便扔上几个摔炮。摔炮被摔在地上,立刻会“啪啪”得响了起来,好玩极了。

“刺花”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一种,只要点燃它,就会“刺刺”的发出耀眼的火花。我会拿着点燃的“刺花”弧形环绕、上甩下抛、左收右蹲、不停地抖动,任凭手臂随心所欲地上下翻飞地舞动,那耀眼的火花便会随着我的手臂翩翩起舞。我变着花样地舞动手臂,于是,那火星飞溅的火花也会若游龙翻腾,如赤练疾驰,似飞碟盘旋,像风火轮旋转......边闪烁着,边舞出诡异变化的“舞姿”、而且,是那么的飘逸,那么的变幻莫测,那么的让人出其不意。我相信,任何高超的舞蹈家也绝不会舞出如此出神入化的舞姿!

孩子们玩“刺花”多是在漆黑的夜晚,在夜幕的背景下,那神奇的火花好似飘忽不定的灵光在黑暗中翻飞,又好似银蛇在空灵的夜色里上下游动,加之炫目的火花、流星雨般的闪烁……会让小孩子们浮想联翩。似乎自己正在驾驭者一种叫不出名字的“精灵”,任自己的思绪随着“精灵”在神秘的宇宙中恣意地驰骋……神秘而又惬意!

80年代初,随着儿子的出生,给我家过大年增加了一份快乐。3岁的儿子虽然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但是比女孩子的胆子还小,当除夕之夜接神时,鞭炮响得震耳欲聋,儿子竟害怕得捂着耳朵,紧紧地抱着我。

5岁时,爸爸教儿子放小鞭。他害怕地双手捂着耳朵,说什么也不敢用手去拿小鞭。爸爸不得不把小鞭塞进墙缝里,然后远远用把鞭炮点着就跑。

儿子上学后,看同学过年的时候都燃放鞭炮,自然也嚷着要买鞭炮了。三十晚上,儿子一会儿不停地倒腾屋门,里里外外地取鞭放炮,和小伙伴们玩的那个开心就别提了。即使喊他回来吃饺子,都得喊上三五遍,而他还告诉我:“再等一会儿……”,他就是个玩不够。看见孩子玩的高兴,我也觉得年过得有意思。

为了儿子放鞭炮安全,我多数是给孩子买那种“烟花炮”和没有安全隐患的小鞭。

所谓的“烟花炮”,就是用漂亮的彩色纸糊的长筒,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礼花弹球。只要点燃“烟花炮”,那五颜六色的礼花弹球就会从冲出炮管,窜上高空,迸发出色彩斑斓的“烟花”,美丽极了。

有趣的是: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去集市买鞭炮,买好的鞭炮放到菜筐里还想再买点蔬菜。我俩在人群中挤挤来挤去,仅仅一小会儿功夫,儿子就发现菜筐里的“烟花炮”不见了,我只好再回去重买。

还有一次,丈夫和儿子一起燃放“烟花炮”,为了安全,丈夫让儿子戴着厚厚的手套,由他点燃。快到最后的时候,只听到“嘭”的一声,竟然从炮管后面冒出一股黑烟。只见儿子的手套和脸被熏的乌黑。看到儿子的手好好的,我和丈夫庆幸有惊无险。丈夫哭笑不得的说:“都是劣质炮惹得祸……”回到家里,儿子照镜子看到自己那被熏得乌黑的脸,我们一家三口笑得前仰后合的。

后来,儿子上了大学,我家就再也没有买过鞭炮了。每到过年,我们就领着孩子回公婆家或我母亲家吃团圆饭。然后,全家人就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了。

如今,每当除夕之夜的钟声敲响之前,也是“接神”的鞭炮震耳欲聋之际,我们一家人非但没有了燃放鞭炮的喜庆感觉,反倒觉得这持续不断的噪声,不但干扰了春晚的收看,而且搅得人心不宁。于是,在心里默默赞同国家关于春节期间在居民聚集区里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也希望中华民族几千的风俗,也应该改一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