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要注意的两个大问题
中耀
我家属于中上等家庭,有一定的文化,生活上(经济上)没问题(属于小康),全家人比较和睦……但是,全家人里没有了不起的人物(我十分渴望家人中能出现比较优秀的人)我相信:未来我家肯定会培养出优秀的人。
原因是:过去我们几辈人都是一般化过来的,最大的毛病和缺点是:
一是该读书时,不知道读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是无论学习和做事都缺乏勤奋刻苦精神。
这两点是我家人致命的弱点(当然,还有“极左时代”也给我们带来灾难)。
我希望我家的后人们,能很好的阅读家谱和我写的两本书,真正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而且能勤奋刻苦的学习和做事。
当父母的要以这两点教育孩子并严格要求孩子,把这两点作为我们的家风。教育孩子要提高他们的思想,千万不要单纯的学文化。孩子思想上去了,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学习得好!
如果认真的去做,相信我家的后人中,一定会出现大学者或大科学家。
全世界、乃至中国那么多杰出人物,他们靠的就是这两点。所以,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后人:要努力的读书、要刻苦的学习、要勤奋的工作,要坚韧不拔的干好事业,务必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人,谁努力、谁都能做到,请务必认真去做!
2008年10月5日
《两篇报道》读后感
写完上篇短文,我读到两篇报道:
一、一位医生世家,出了22名医生。其中一定有名医,算得上优秀的人才。
我想,成为一个比较不错的人才也不一定很难。如果上学好好念书,考上医科大学,毕业后从医,再临床认真干上二十年,就会成为比较有名的医生。难吗?我说不难!
二、中国航天飞船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他是辽宁省昌图县一个农家的孩子,1940年八岁的王永志每天要走八里路到一个小学去上学,后来到昌北中学去读书,很用功。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沈阳实验中学读高中;1952年他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制造专业;1953年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再被推荐到北京外语学院学俄语;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学习;1957年根据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1961年回国工作。
40多年来,他在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很大贡献。他曾任中国载运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部主任、副院长、院长、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总设计师……1992~2005年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2003年任清华大学航天学院首任院长;2005年被国家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
他的路难吗?不过是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结果。真的是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谁就一定出成绩!他的人生道路应当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