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小阳、王霞的一封信

(2012-05-05 19:09:01)
标签:

家谱

杂谈

教育孩子

培养人才

勤奋刻苦

分类: 父亲的随笔

给小阳、王霞的一封信

 

阳、王霞:

  你们最大的弱点和缺陷就是不读书(报)因为你们还没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

  你们以为读一两本书也没啥用,读了也没有收益,并且找种种理由说没时间。

  谁都忙,但是读书的人总能挤出时间读书,不读书的人有时间也把时间混过去……

  你们想想,这几年,你们总共读了几本书?

  我现在身体不好,睡眠时间不够,总是头昏,但是我还是挤时间给你们写这封信。

  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天不吃,觉可以一天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你们看,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讲的话几乎一样,他们所以当领袖,完全由于读书。

  如果说忙,他们比我们忙得多,可是他们却有时间读书。

  他们因读书而取得的成就,应当使我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你们也许会说,他们是伟人,我们比不上他们。如果你们从现在起坚持读书,五年、十年之后也会了不起,如果不读书只能像现在这样,很快就会混完一辈子。

  也许读了书,却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坚持读书十年,你们的思想精神面貌就会大变样,一定会成为一个素质很高的人。

  法国一个学者说:“在人类这个社会总画面中,各人的地位取决于各人读书的总量。”就是说谁读的书多,谁的文化素养就高、社会地位也高;相反读书少的,确实不行。想想你们的同学和同志。

  马克思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感到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读了那么多书还感到不满足,可很多人读几本书就感到够了。还认为读书没用,岂不值得我们深思?

  你们如果从离开学校大门坚持读书到现在,一定会比现在高得多。

  高尔基没怎么上过学,他的学问全来自读书,他说:“书籍使我的智慧和心灵受到鼓舞,帮助我从生活的泥沼中爬出来,如果没有书籍,我会在泥沼中被庸俗窒息而死。”他还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我希望你们多想想他们的话,真正明白读书的重要,挤时间读些书(可以多读一些伟人的传记、大企业家的成才过程),不要想刚读几本书就有很大收益,相信十年后你们就可以转变成一个文化修养较高的人,最低也是一个有文化生活的明白人。

  你哥也受“文革”影响吃了大亏,但是他知道读书重要,现在混得还可以,全在于读书(他读书不多,但很注意读报,在开原那个小地方当然也难有大的发展,但总算是个文化人,能拿起笔来。人的发展有时间、地点、条件、机遇......问题,重要的还是决定于思想,这又由读书而来)。

  时间已是深夜了,希望你们能真正重视读书并且行动起来。

 

     爸爸:中耀

                     2006年11月12日深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