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的片段
李爽
童年留下的记忆很多,只觉得小时候的我,每一天都特别的快乐……
▲没有作业的负担
那时候,小学生的课外作业非常少,差不多半个小时就ok了。然而,我却跟别人不一样,我得再写一篇日记和两篇大楷字,那是妈妈给我留的家庭作业。只要家庭作业完事,我就可以随便的疯玩了。虽然我为了应付妈妈的“差事”,常常把日记写成“流水账”,两篇大楷字也不过“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但是,我还是从中有所收获。
现在看起来,妈妈当年的确有远见。就是因为我每天完成了妈妈给我留的家庭作业,才使得我现在回忆起那段往事,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才让我拿起毛笔手不抖,遇到“关键时刻”还能应付几笔。
▲最喜欢吃零食
当年,妈妈的工资相对比较高,文革时初期,妈妈的月薪就77.00元。妈妈常常给我买些糖块、饼干、苹果、桔子、香蕉……这是那个时代的小孩子不敢奢望的。妈妈宠着我,冬天,我要吃冻梨;夏天,我要吃洋姑娘……妈妈都能满足我。甚至我要啥就给买啥,还常常给我零花钱。
家庭坏境培养了我性格爽快大方,而且不吝啬。我常常会把妈妈给我的零食分给小伙伴,那可是当时的小朋友很少吃到的。以致我的小朋友都羡慕我,都羡慕我有个好妈妈。
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块山楂糕。紫红色的山楂糕呈长方形,柔中有型,有极富弹性。摸一下,颤颤巍巍;舔一舔,酸甜可口。那种感觉应了现在的一句广告词:“味道好极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偶尔给我买来山楂糕,我总是舍不得一下子吃掉,总是一点一点的舔,舔得我直咽口水,只觉得满嘴的酸甜儿,让我回味无穷。
瓜子是我经常吃的零食,妈妈每次买上三、五斤生瓜子,晚上得闲时,自己在家炒上一些。在外面“疯”累了的我,闻到满屋子的瓜子香味,顾不得刚刚出锅的瓜子烫不烫手,狠狠地抓上一捧就大嚼起来。不知不觉中,两手和满嘴都被瓜子灰染得乌黑,才在妈妈的催促下,余兴未尽地洗手睡觉。
现在,每当看到小巷里的烘烤机炒瓜子,我就会想起当年妈妈自己在家炒的瓜子。那刚出锅、热得烫手、带着浓浓香味的瓜子,就会想起自己那不顾一切大嚼的狼狈相。
妈妈虽然溺爱我,惯着我吃零食,但是,她支持我分好吃的东西给小伙伴,培养了我为人爽快大方的性格,使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与人为善,能团结大多数同事,让我受益匪浅。
▲欢欢喜喜过大年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鱼、肉、蛋及及各种好吃的。
大年初一,是小孩子收获最多的时候。无论去谁家拜年,那家的大人都会塞给你一大把糖块、花生什么的。当孩子们的衣服兜里装得满满时,就赶紧跑回家里,倒出空兜,再去挨家挨户地拜年……
而我,这时的脚步总是比别人更快。晚上回来数数自己的成果,常常会比哥哥姐姐多上那么一点儿。最多的是花花绿绿的一大堆硬糖快,奶糖、大虾酥太贵,很少见。大虾酥又香又酥,我咋也吃不够。吃完的糖纸也不舍得丢掉,孩子们把收集的糖纸用手展平,夹在书本里。有玻璃纸的、蜡纸的、还有花纸的……收集多了,小朋友之间相互比谁的糖纸品种多,比谁的糖纸漂亮。
▲有趣的童年游戏
“歘嘎拉哈”是女孩们喜爱的游戏。所谓“嘎拉哈”就是把猪或羊的前肘关节的一块骨头,用油漆在其四面涂上颜色。四个一组,配上口袋“歘”。即在扔出的口袋没有落地的一瞬间,一次次摆正“嘎拉哈”的四个面。
跳皮筋也是女孩们喜爱的活动,嘴里一边哼着当时流行的歌曲,一边一条腿奋力抬高,勾住逐渐举高的皮筋,瞬间踩在脚下,忽地又松开皮筋,使其又弹向空中……就这样,两条腿随着歌曲的旋律随着皮筋上下翻飞……小女孩几乎各个都身轻如燕,我当时就会好多套跳皮筋的绝活。每天放学,大街小巷总有一群女孩儿跳皮筋,我当然是跳皮筋的高手,都愿意与我一伙。因为她们跳“死”了,我只要多跳几次就能把她们救“活”。妈妈说我这双39码的“大脚”,就是跳皮筋跳大的。
▲“逃票”看电影
小时候的我,特爱看电影,只要上映新片,我就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去看。我同学的哥哥在电影公司上班,我就走同学哥哥的“后门”。为了躲避查票,他哥哥总是把我们安排在放映室隔壁的窄小的黑屋子里。
当银幕上出现了金光闪闪的“八、一”五角星的标志时,我俩也随着全场的观众欢声雷动。我会随着电影故事的情节而哭,也会随着“高、大、全”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呼。我童年的很多记忆是与电影有关的。比如:当自己说的话遭到别人怀疑时,我会说“向毛主席保证”。这样,我的话就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因为那个年代,谁也不会欺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而这句话,我就是跟电影里的英雄人物学的。
▲情愿自己生病
小时候我“盼望”自己生病,因为只有生病了,妈妈才会给买罐头、桃酥一些好吃的。玻璃罐头瓶子外面贴着漂亮的商标,透过玻璃看得见里面泡着几片苹果、桔子或梨,舀上一汤匙甜甜的罐头汤,再吃上一口水果肉,只觉得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一半……多年以后,我一想起小时候生病的情景,记忆里就是甜甜的罐头和母亲那关心的眼神。以致,盼望自己隔一段时间就生一场病,觉得只有生病了,才会吃到好吃的罐头,生病了,才会有母亲关心坐在自己的身边……
▲累死人的剁鸡菜
那个年代,物质极度匮乏。为了能吃到几个鸡蛋,许多人家不得不自己养鸡,我家也养了几只鸡。我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帮家里剁鸡菜,天天剁鸡菜就成了我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我家的鸡也好像认识我似的,一见到我,总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好像不停地问我,“鸡菜剁好了吗?我们早就饿了……”
一天又一天,我长大了,由小孩子长成了大人;一年又一年,我变老了,由上班的年轻人变成了退休的老太婆……童年那快乐、无忧无虑的故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童年的记忆却永远滞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常常想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