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苗是“天生”的吗?
(2009-05-27 16:29:06)
标签:
好学苗培育家庭教育科学育儿成才望子成龙培养教育孩子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好学苗是“天生”的吗?
中耀
想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好的学苗,就好比想有好的收获,一定要有好的种子一样。
好学苗是天生来的吗?当然不是!“人是教育的结果”根本问题还在于教育,特别是童幼时期的教育更为重要。
施展,浙江镇海县峙头镇中宅村人,这里是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经济贫困的山区。父亲施文虎、母亲张菊斐,都只有初中文化,是乡办鞋带厂职工。施文虎很愿意学习,所以知识面较宽,他和妻子都很关注孩子的教育,当然也望子成龙,所以给儿子起名施展,寓意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施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可供孩子学习的东西不多。妈妈看到孩子的舅舅经常下棋,就利用棋子教他车、马、炮……爸爸还把家里的东西都贴上字号……这样, 小施展很早就认识了不少的字。爸爸带着他到商店买东西,从数学的角度去教他,妈妈包饺子也让他数数,问他吃几个, 还需要再包多少?……所以,施展对数学也产生了兴趣。一次,爸爸带他去工厂,午饭大家都买大饼,爸爸让他自己去,结果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帐算得很清楚,工人们都惊讶地夸他聪明。
父亲晚上学习,他也在一旁学习,家里有本《算术基础知识》, 他刚上三年级就坚持自学这本书,一年后就把这本书学完了。此后, 在父亲的帮助,他又自学了初中代数、几何…… 功课深了,有的问题爸爸也解答不了,两人急得没法儿。后来听说郭巨中学有个大学生老师,就去向他请教,可是那里离家很远,来回要走5里多路,而且道路坎坷不平很不好走,可是为了学习,父亲就用自行车驮着小施展去求教。每个星期天都风雨不误 , 就这样坚持了七八个月,小施展的数学水平大大提高了,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施展小学毕业时,阅读了《歌德巴赫猜想》一文,燃起他的人生理想, 他表示, 长大了也要像陈景润那样当科学家(人有了美好的理想,可调动起前进的积极性,是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点)。施展上中学后,各科成绩都好,连跳三级,11岁时升入高一,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科技大学少年班。
清代学者孙奇逢说:“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我国心理学家潘菽说:“超常儿童之所以超常,主要是由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他们自己辛勤坚持的学习。" 所以, "望子成龙"的父母,必须积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确保您的孩子成才的最佳办法。
二人学习了有关早期教育的知识,每天积极教育孩子, 教他说话,教儿歌、古诗, 背诵毛主席诗词, 讲故事……为了使孩子更广泛地了解社会生活,父母常常带他去城乡亲友家串门,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环境、各种人,因此孩子的"见闻"也广泛起来,这中间,父亲还给他评述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孩子头脑中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
文艺和体育是当年的时尚,父母也想从这方面培养他,带他去听音乐会,但他不感兴趣;后来父亲送他去体校训练乒乓球,他也不感兴趣。这可难坏了父母。后来,发现他对数学有兴趣: 家里买东西算帐,每次他都仔细听、认真算。一次, 父亲带他去粮站买大米,每斤0.18元,共买20斤 ,他在一旁随即说:20斤大米应是3.60元钱哪!父母也是有心人,于是顺其自然, 为儿子买来趣味数学、数学家的故事等图书给他讲,这次对路了,孩子很愿意学。到小学四年级时,他已经把小学数学课程都学习完了,为他考上"少年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此, 他对学习就更有兴趣了。
此外,父母很注意他的品格教育: 有正确的人生理想, 要强、进取、勤俭、坚毅……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有自信心?他回答说:"从我小的时候起,父母就经常教育我,办一件事要有始有终, 凡该办的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完成……我就是这样做的。我给自己定了一条纪律:当天学习的功课,一定要当天完成好。中学超常班的功课, 是很多、很重的,我只好加油学,每天都要学到半夜十一二点,确实有些苦和累,可是每当考试取得好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心里就特别高兴,也就不觉得苦, 信心也就更强了……”
应当说明的是:父母也积极学习,都通过了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文凭,在各方面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廖冬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来又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
类似的、各有特点的好学生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一、早期教育是培育好学苗的根本方法;童幼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万万不可以轻易错过。
二、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并能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榜样。教育孩子关系孩子一生,家庭幸福、国运隆昌,父母们应下大功夫去做。
三、父母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应学习育儿知识,要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四、要用孩子感兴趣的办法,寓教于乐的教育,积极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