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暗示法教育孩子
(2009-05-21 15:11:46)
标签:
暗示培养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科学育儿成才读书学习望子成龙教育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中耀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一般以正面教育为主。但暗示也是种教育方法,并且有其独特的教育效果。
暗示——简单说就是不直接的、明朗的、正面的表述问题,而是用一种间接、隐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元名医朱丹溪给一位叫秦小妹的妇女看病,从她丈夫王甲乙口中了解到:秦小妹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多梦而惊,头晕目眩,时而腰痛、时而心悸,还表现得脾气烦躁,稍不如意便哭闹不止……
朱丹溪来到王家,见那妇女身体消瘦,面色蜡黄,萎靡不振的躺在炕上,朱丹溪给她把脉后开了方子。在王甲乙送他门时,朱丹溪对王甲乙做了一番指点。王甲乙抓来药、煮好,当他把药端到妻子面前时,一不小心把药碗掉在地上,药洒碗碎。妻子立即大哭大闹,说要死在丈夫手里……
这时王甲乙却满脸笑容地对妻子说:“先头我去买药,道士己给你算了一挂,说从挂像看你灾已破。如果哪天喝药时把药碗打了,那就说明服的药已经够, 病就开始好了……”
“方才朱郎中说你的脉象不错,病己见回头,很快就会好了……”
秦氏听后也觉得自己身体确有好转,心里顿然高兴起来。她叫丈夫给她做了一碗面, 飘香的鸡蛋汤面引得她食欲大开, 趁热吃得精光。然后实惠的睡了一大觉, 醒来顿觉身心轻松, 病患真的就好了。
原来是朱丹溪看出秦小妹患的是臆病,心理因素很重,于是他设计了这套暗示疗法,果然很快生效。
罗森塔尔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在学校对一批学生进行了测试, 选出一些“优秀”学生组成一个“快班”。8个月后,这批“优秀”学生果然比其他同学都表现得更优秀。其实, 罗森塔尔并没对学生进行什么测试,这些被选出的学生也不是什么优秀学生。只是后来组成的“快班”,对老师和同学的心理都起了暗示作用,于是出现了好的效果。就是说,老师认为这是个“快班”,学生认为自己是“优秀生”以“好”的态度到对待,就呈现好的趋势。这种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里面体现了“暗示”的作用。
一天,我偶然在街头遇见一趣事:一位中年男子在街头闲逛,
见一位母亲领—个约五六岁的男孩走过来,那孩子长得精神帅气,中年男子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道:“这孩子长大准能有出息!”那位母亲一听便停下脚问: “你怎么知道?”
“我会相面啊……”中年男子笑着答道。
“怎么个有出息法?”母亲高兴的问。
“多供他念几年书,这孩子将来不当大官也能挣大钱……”
接着,中年男子又对孩子说:“孩子一定好好念书,多念几年书你一定会有大出息!”
孩了兴奋得脸上几乎闪出红光。母亲似乎还想问些什么。母亲看他不似胡闹,就说:“借你吉言”谢他而去。
暗示除来自客观外,还有个主观的自我暗示。即自己怎样看自己,这又分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前者积极肯定自己,凡事认为自己能行,敢于大胆去做,不放弃可能的机会;后者则是有自卑感的人,总是想:自己笨, 自己不行……把可能的机会也放过了,这当然会防碍自己发展。
哲学家爱默生说:“人就是想他整天想得到的东西”马可·奥略留说:“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为的样子。”可见应当坚决克服消极暗示,发扬积极暗示,让自己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美国教育家斯家宾塞说:“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时期,暗示就像是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