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体小说)
吹笛者
中耀
唐玄宗时,喜娱乐,设梨园。有戏曲、歌舞及乐班……其中高手颇多。
乐人中有一李姓者善吹笛,名声远播宫廷内外。
一次因事去越州,讯息传至,达官贵人皆出巨资以求一饱耳福。观后果然空前,叹为人生之幸事……余之富贾虽欲倾巨资,仍不得一闻。
时赴京科考之十名纨绔子弟,集资颇丰,以求一闻。
因资多人少,共议可携一人参与焉。
届时设宴船舫,备极豪华,漫游湖上,良辰美酒,颇似仙境……此时迟来者朱某,邀一老者同行。
酒过三巡,吹笛者出舱献艺,果然声动天地,别有灵韵,湖水微波、月光如银,四野静无声息。笛声飘渺于湖上,沁人心脾……众人惊叹,赞不绝口,乃至失仪。
但迟到老者,默然无语,众皆异之?
吹笛者亦未遇此情形,故露不满之意。
后复吹一曲,笛声入云似天籁传来,甚为绝妙,众人为之陶醉,但老者仍沉默不语,
众复怪之。
朱某释曰:“老人孤独自居,所见甚狭,幸无见怪……”
老者亦不做答。
吹笛者不耐而问之曰:“足下以为如何?似嫌不足或君为高手,务期赐教……”意颇傲之。
老者曰:“仆人老朽,稍知一二, 可否请吹一曲《凉洲》,以饱耳福?
”
吹笛者吹罢,老者曰:“所奏尚妙,但声调杂有夷音,可曾有龟兹(读秋慈音、新疆库东一带)之旅乎?”
吹笛者大惊,拜曰:“先生所言甚是,仆实为龟兹之人氏。尚请赐教……”
老者曰:“君第十三迭,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吹笛者愕然曰:“实不知也。”
吹笛者另取一笛,细心拭后请老者示范。
老者观笛后,曰:“此粗品,不足用也……”
李生复从匣中再取一笛,拭后奉与老者。
老者曰:“皆粗品,吹至高音处必将破裂,君不惜乎?”
李生曰:“但吹无妨”心颇疑之。
老者即奏,曲调婉转悠扬、缭绕天地,回荡四野,众生为之动容,均洗耳恭听,屏声静息……吹到高亢之处,笛子果然破裂,不能终曲。
李生深深再拜……
众生不胜唏嘘,竟无可赞之词。
翌日,李生顿离越洲,不知所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