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五张羊皮的故事
中耀
古今中外的国家大事,都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去实现。因此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从个人来说必须努力读书,积累才能;从国家来说必须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五张羊皮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公元前770年到476年,周天子封诸侯后,各诸侯国纷纷称霸立国……形成了战争纷繁的春秋时期,中国竟分裂出了140多个国家,其中比较重要的国家有:晋、齐、秦、鲁、郑等国。
晋献公灭了虞国以后,积极整理朝政,他听说虞国有个叫百里奚的人很有才能,就多次派人去请他出山,可是百里奚却重气节,百般推脱不为晋国做事。
晋献公很生气,怕留此人不安全,于是就在嫁出公主时,把百里奚当作奴仆随嫁到秦国去了。
百里奚十分气恼,一天夜里,他乘机逃了出去。几经挫折,好不容易逃到了楚国,楚国士兵见他服装和口音都与本国人不同,就把他当成奸细送到官府,官员们西里糊涂的又把他流放到南海去牧马。
再说秦穆公完婚后,偶然发现随从奴仆的名单中缺了个名叫百里奚的人,就派人各处寻找,后来终于找到了百里奚……
秦穆公很有报复,求贤若渴,听说百里奚很有学识,他和大臣们商量,要携重金去楚国赎回百里奚。
大臣公孙枝说:“万万不可,否则百里奚就肯定回不来了!”
秦穆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
“主公,您想楚国所以叫他去牧马,显然是不了解百里奚是个人才,如果我们用重金去赎他,楚成王反而会重视这事,当他了解了情况后,他还能放百里奚回来吗?”
秦穆公认为公孙枝说的对,就决定用买一个奴仆的价钱——五张羊皮去赎百里奚,说:“百里奚是个奴隶,抓回去治罪以惩戒那些奴隶……”
楚国官员又稀里糊涂的把百里奚给放了。
秦穆公召见了被赎回的百里奚,虽然他沐浴后换了新衣服,但其貌不扬、个子又矮,且老态龙钟还有些愚腐气……很让秦穆公失望。秦穆公和他谈了一阵后,流露出不信任的情绪。百里奚看出秦穆公的心态对秦穆公表示:“我已经70多岁了,如果去种地打仗我自然不行了,可让我参加讨论国家大事,还是可以发挥
作用的。您听说过姜子牙吧?
他八十多岁了,还辅佐周文王完成了治国大业,我比他年轻多了,怎么能说没用呢?”
秦穆公听他说得有理,又和他谈了几次,感到百里奚确实很有才干,于是,就要拜百里悉为相。
百里奚说:“主公何必这么着急,我有个朋友叫骞叔,他的学识和才能比我高得多,您要想振兴国家,还是用他为相才好!”于是他向秦穆公介绍了骞叔的情况。
秦穆公求贤心切,很快就派出公子絷去请骞叔。
骞叔家在偏远的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醇厚,骞叔自食其力,生活恬淡,劳动之余就是埋头读书……确实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公子絷见到了骞叔,
拿出来礼品,又奉上秦穆公的信。骞叔看完了信说:“当初虞王不听百里奚的建议,以致国家灭亡,实在可惜……现在秦穆公得到了百里奚,如果多听取他的意见,也就足够了。我并没有多大才能,已经隐居多年,不愿出去了……烦请您代我向秦穆公致谢和道歉……”
公子絷一听这话十分焦急,除了再恳切的劝他外还告诉他说:“来时百里奚特别捎话说,一定请骞叔来,如果骞叔不来,他也不接受职务了……”
经过公子絷的再三劝说,骞叔终于答应下来。
秦穆公和百里奚见到了骞叔,三个人几次在在一起谈论了治国大事。从政治、经济、法制到文化教育以及社会问题……他三人都能根据历史经验及国家现状,谈出很好的见解和建议。秦穆公听得十分满意,他感到有学时的人见解确实高明……他不禁高兴的说:“你们实在是我的左膀右臂呀……”
秦穆公拜百里奚为左相,骞书叔为右相,从此团结全朝文武官员集中精力,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
秦国本来是陕西西部的一个小国,可是秦穆公自起用了百里奚、骞叔等人才,一心朴实的治理朝政,体贴老百姓困苦,大力发展生产,几年工夫国家就富强了起来,后来终成了“五霸之一”《史记》“秦本纪”中说秦“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戊”
。
历史上的皇帝,有的昏庸,有的暴虐,有的贪图享乐……以致国家混乱,黎民受苦,国家灭亡,自身也没有好下场……只有少数皇帝能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秦穆公就是这样开明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