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欧阳修学习短文教育优育孩子文化作品写稿创作文章谈天说地成功立志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写得极好,当然这是他勤奋读书和不断写作的结果。
他学习写作非常虚心,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有个叫钱维演的人,在洛阳修了一个大宅,建成后为了庆祝,举行盛宴,他还特地把当代文坛上最有名望的欧阳修、谢希深和尹师鲁三位名流请来,请他们三人各写一篇文章以记盛事。
三天后,三个人都把文章写好了,谢希深写了五百多字,欧阳修写了五百字,只有尹师鲁写了三百八十个字,可是尹的文章却文字简练,内涵丰富,受到人们的称赞。
按说这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可是欧阳修却总在捉摸,过了几天,他特地提着酒到尹家去请教。
欧阳修宿在尹家,二人谈诗论文直到深夜。欧阳修请他介绍自己做文章的经验,尹师鲁说文章最忌“格弱字冗”(格调低下,文字冗长),说主要东西抓住了,字少,文章反而更精炼透彻, 欧阳修感到受益颇大。
回家后,欧阳修立即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删去很多冗字,最后比尹师鲁的文章还少二十个字。
他又带上这篇文章去请教尹师鲁,尹看他的文章比过去精炼多了,十分佩服他虚心好学的精神,诚恳地赞扬了他,可是欧阳修并不自满。事后尹师鲁多次对朋友讲:欧阳修虚心好学,一日千里啊。
从这以后,欧阳修写作一直注意在文字简练方面下功夫。
据说他当初写《醉翁亭记》时,开头写滁州四外有什么山、什么山地写出不少山名,可到后来,只写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还有一次,他和友人出游,在街上看到一匹逛奔的马踩死一条狗,他问友人应当如何记述?朋友说:
“有犬卧通衢 ,逸马蹄而死。”
欧阳修摇了摇头说:“如果这样写历史,恐怕得有万卷之多。”
朋友问他怎样写?
他说:“逸马杀犬于道。”
朋友笑着点头赞同。
前一篇:刘亦婷为什么能到“哈佛”读书?
后一篇:什么是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