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小说心理感悟随笔绑架报警 |
分类: 小说诗歌 |
(小小说)
这一天,他听说附近有个小杂货店要兑出,只需三万元,存货还不少……虽说价钱很便宜,可他手头连五千元也拿不出来呀!急得他直转咒。后来就到处去借钱,跑了几天还没凑到一万元,咋办呢?想来想去他把主意打在顺泰布庄的小老板身上,他知道他家有的是钱,他们曾是高中同学,早知道他家的底细!
顺泰布庄是个老字号,老掌柜刘顺泰年纪太大了就让儿子刘振东接了班。
刘振东从小娇生惯养,没怎么好好学习,也没在布店干过,完全是个“愣头青”,比从小就在布店学徒的他爹差远了,可是他很本分,平时老老实实、不言不语,对店里人都很有礼貌,见面总是大爷、叔叔的叫着,人们都说他仁义。仰仗那些老伙计们支持帮助,还别说,他接手后的经营状况还又上了个台阶。
外人传说,他家至少有三百万元。张三想,我得在他那弄出这笔垫底钱,于是,他绞尽脑筋、费劲心思设计了种种方案并积极做好了准备。
刘振东有个五岁的小儿子,天天得上幼儿园。一天下午,张三瞅准机会在刘家人接孩子前,来到幼儿园谎说是孩子舅舅,受妹妹委托接孩子先回去,然后带孩子回姥姥家,就这样他把孩子绑架了。
他用电话通知刘振东拿五万元来赎孩子,还警告他不准报警、不准声张、三天之内必须乖乖的把钱送到指定地点,否则,撕票!......
刘振东哪经过这种事,全家人都蒙了,商量再三的结果是:无论如何要救出孩子!这可是刘家三代单传的儿子,老刘家可全靠他接户口本呢!再说五万元钱这价码还拿得起,于是当即就答应当天晚上就把钱送到了指定地点。
刘振东本来想花钱免灾,钱到放人,所以他没去报警就把五万元的现金按要求捆成一个大纸捆,装在一个被旧的化肥袋子里送到了指定的位置。
过了半天,那个神秘的电话又让他把钱送到×××处。他急三火四的把“化肥袋子”送去了,还是没人接……咋回事呢?这让刘振东急得满脑袋是问号。
他按来电话显示的号码回拨,咋拨也没人接,他猜测一定是街道旁设立的那种IC磁卡公用电话。
其实,这都是张三的鬼把戏,他怕警察暗中监视,在观察刘振东是否报了警?他感觉刘振东确实没有报警,于是向刘振东第三次发布了指令:告诉第二天把钱送到×××处。经过反复多次缜密的观察后,当他确认真的没有警察盯梢后,他还是花5块钱雇了一个拾破烂的,替他取来了那个鼓鼓的“化肥袋子”,“安全”地把钱拿到了自己手中。他暗自欣赏自己的精明。
当然孩子送回去了,双方算是皆大欢喜。
鬼张三有了这笔钱兑过来杂货店,把门面修一修就营业了。因为地点好,营业额还不错,但也只能挣个工资钱。鬼张三对此并不满足,他想发大财,他知道靠这个杂货店挣钱,一辈子也发不了大财。
就在他为发大财而整天瞑思苦想的日子里,一天,一个从云南回来的老同学带来个好消息,说在云南搞大理石开采赚钱很容易。
鬼张三认为这可是个发大财的机会,吃饭的时候,他详细地打听了在云南办矿的各方面情况。老同学说他已经投入一百万元办起了理石场,赚了不少钱。眼下是:资源多的是,销路又特别好,只是缺少流动资金啊……
鬼张三听老同学说的很实在、有道理,于是追问道:那你这流动资金得多少啊?……“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啦!还有,多投入也多回报吗!怎么?你感兴趣了?哈哈……”老同学显得是那么的胸有成竹、那么的自信。鬼张三咽了咽口水,又接连地点着头说“那真要是投进去了,能赚多少?”,这才是鬼张三最想知道的。
“哎呀!你还信不过我?咱们可是二十多年的老同学了,都是知根知底的,再说了,骗你有啥用?”很明显,这位老同学有点急了。
“老同学我跟你交个底,凭啥利润率这么高?两条:一是前期我己经投入了一百多万,各方面路子都整明白了,上下都打点了,手续都齐全了,下步就剩赚钱了;二是咱东北人到云南投资办场那得算招商引资啊,招商引资是有优惠政策的。各种费用,包括工商管理费和税费全免,你说,这利润率能不高吗……?”
看着老同学那神秘的笑容,鬼张三真的有了那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发财梦就要实现了。
第二天,鬼张三主动回请老同学吃饭。吃饭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对老同学说了,当然关键是钱。鬼张三说:“钱不成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
原来,鬼张三听说开发区的李书记家里特有钱,最少能有八百万!他想敲李书记一杠,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同学说了,老同学一听直晃脑袋,“这哪行!这不犯法吗?我可不敢干。”
“咳,胆小办不了大事!咱这叫惩治贪官污吏,他这钱也不是好来的,都是咱老百姓的血汗钱,谁花不是花呢?”张三说的还似乎挺仗义。
“你没看报上说,人家有头脑的人,也不了解情况就给有实权的官写信,结果,那些有问题的官就很快给他汇钱。这年头,哪个当官的没点事?当官的叫花钱免灾,咱还算是给老百姓除害呢!”张三显得更有理了。
鬼张三是连蒙带唬的很快就把老同学说服了,其实他的这位老同学哪里是什么投资商,其实不过是在云南理石场打工的,同鬼张三一样常作发财的梦,恨不能一夜就暴富。所以,三杯酒下肚,这合谋就谈妥了。
接着,鬼张三又找来一个平日里与他鬼混的酒友,三个人密谋了行动计划。
这一天早六点半,他们来到李书记家,说是修下水道的。正巧,李书记家的下水道还真堵了。李书记一开门,张三抢先挤进了屋,手里还拿了一把仿真玩具枪,另两人也都戴着黑头套,手里拿着匕首。
李书记家三口人,妻子和老岳母。李书记一看就明白了,镇定的告诉家人别乱动。
鬼张三说:“今儿个我们来不想伤害你,就想弄点钱花……”
“多少?”
“一万?”
“十万?”
“一百万?我家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李书记一口否定。
“别费话!你们这些当官的就会装穷……”鬼张三对另外两个伙伴吼道:“翻!”
鬼张三负责监督李书记家三口人,另外两个家伙翻遍了全屋,除了一台电视、冰箱外,仅在柜子里翻出几瓶酒、几条烟,在书桌里翻出一个两万多元的存折,再没有别的什么了。
鬼张三气极败坏地嚷道:“我就不信你没钱?外边传说,你最少能有八百万!……"
李书记镇定的回答:“那是谣言,我工作三十年,积攒了不过十万,房改丶儿子上大学丶老人看病吃药……”“不过,你们真要是有什么特殊困难,咱们可以想办法……你们采取今天这种形式可是犯法的呀!要不,咱们好好谈谈?”李书记想从思想上瓦解他们。
“不用谈!快给财政局挂电话!叫他们马上送来一百万!”鬼张三有些极不可待了,他要赶在上班前完成这次抢截,否则,李书记的工作忙,找他办事的人多,再晚了就容易露馅了,本来也没想截人质丶更没想撕票,还是速战速决,弄来钱走人!
“别废话!还要命不?快挂电话!”鬼张三挥舞着仿真玩具枪,另两个人也拿匕首比划着,大声吼道:“赶快挂电话!”
李书记不慌不忙地说:“我还得查一下电话号码呀!”
接通了电话,李书记问对方:“喂!是局里吗?我是开发区委书记李同新,告诉你们局长,我急用一百万现金,半小时内务必送到我家!”为了防止他们怀疑,李书记随即挂断了电话。
鬼张三钦佩的说:“还是当官的真有权威呀!一个电话,半个钟头就能送来一百万?好!我们等着吧!”
再说,公安局值班人员,突然接到这么个奇怪的电话,又听了一遍录音,觉得这是一起报警电话,立刻报告了局长。警情就是命令,局长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做了周密的分析、安排,并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他要求刑警队长:一要保证人质的安全;二要采取“智取”不要出现伤亡;三要注意影响,不要干扰周围居民。于是,两辆警车载着十几个干练的便衣警察,悄声的迅速来到李书记家附近,他们远远地就跳下警车,一位女刑警抱着个捆绑的大纸捆敲门,说是财政局来给李书记“送钱来了”。
鬼张三他们一听送钱来了,哪还顾得上观察,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门,说时迟那时快,六个便衣警察将六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三个人的脑袋,结果一点没费劲就把手铐子给他们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