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圣庵

标签:
祝圣庵摄影视觉桂林石刻记录纪实落霞情感摄影旅游尧山人文杂谈 |
分类: 桂林石刻 |
今天是靖江王后裔祭祖的日子,看看还没到开典时间,在尧山脚下一带多的是藩王及宗室将军墓等的陵墓,于是就到旁边满山逛去。
在苏曼烈士墓旁边,一个小山坡上,看见有几棵高大的树木 ,很是奇怪,一定有名堂。于是,顺着那由大块石板路铺起的台阶,走了上去。路边多是新建起的坟墓,尧山是桂林的土山,而且是最高山,所以,漫山遍野,这些土坡土地,一天天,以很快的速度,全部被坟场占领去。


多走10余米,见旁边有些台阶,四周有大青石地基,看起来是个大房子的遗址,遗址坐东朝西,宽25米,深40米。
一条石上有字,一看:有“祝圣庵”三个大字



据说以前的祝圣庵是两进五开间小青瓦面、青砖山墙的硬山式建筑,前是佛殿,后有斋舍,虽不算宏大,但非常精巧别致,与整个尧山的景致配合非常和谐。祝圣庵是尧山进香大的第一庙,进得庵来,那香火弥漫了庵内庵外,人们难以张眼,可以它的香火是多么的旺。当年庙前都有富裕的人家在做善事,他们雇人用茶桶和大锅给过往的游人施舍山楂茶和热稀饭,以解人之渴。听说那时祝圣庵供奉的,头进是三宝如来,二进是菩萨,三进是阿弥陀佛,其右边是关公和孔子,左边是观音大士。抗战时期,曾有外地一些孤忧妇女来此投庵求生。祝圣庵最兴旺时,曾有数桌僧尼同时用膳。真是“乾道坤道左右各行其道”,有道是打破常规,出现了佛道释可在同一庙内同吃香火的奇观。
只是,现在在简易棚里仅存的,也就是观音像了。

荒芜的祝圣庵庵前有几块石碑,记载着祝圣庵的兴废,大多是抒发对尧山,对桂林山水的眷念。

庙宇周围有千年古樟和基石 ,除了这些古树还有郁郁生机,那废墟上倒放着一些石料,残垣断壁的,感觉破败得很。



以前尧山庙会开始,从建干路南端起,沿途都是朝山拜佛和踏青春游的人流,人山人海,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现在这片地已经被重新开过,另作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