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探幽杨溪村2

标签:
恭城桂林记录纪实历史旅游落霞情感摄影文化西岭乡杨溪村杂谈 |
分类: 各县风光 |
小朋友欢快的在小巷里穿行,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曾经荣耀几许。
我在民居间转悠,在村里寻古访幽。
进到一屋,和村民聊了起来,见这屋中厅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兄弟登科”四个楷书大字和“大清道光十五年乙未、二十年庚子中式四十二、三十五名举人聘之、锡之立”等小字。横匾的朱漆已剥落泛黄。
当问到那“兄弟登科”为何人时,屋主王老伯说,当年王聘之、王锡之兄弟俩接连登科,这可是祖上的功名荣耀。说罢回去拿他的族谱去了。
这家早已经摆好了桌凳,今天,这里宾客来临,也是村民接待其他兄弟村亲朋好友的好日子。
我看老人拿的却是“唐氏族谱”,问及,老人们说,其祖先唐君公在元末率宗族从广东海康(今雷州半岛)迁来,至今有23代人了。清乾隆后子弟读书出仕,村庄渐发达繁盛,遂大兴土木,兴建祠堂和房舍。至今,村中仍完好地保存清朝中后期的老屋子六七十间。而在村里的碑和匾上见到的名字在族谱里也一一见到。
村民王赐祥老人家祖屋“贻谷堂”,堪称村里古建筑群的代表。其基本结构为“三厅二井”:从大门进去为前厅、天井,两边有厢房,往里是中厅,再进去是“倒天背”的天井和后厅。外墙、屋顶为青砖青瓦,内部为木柱木板。
这是王赐祥的兄弟王义祥家中挂着的一块寿匾,上面刻有“鹤发双辉”4个大字和“庠生王治政、治法,童生治朝之父母”“大清光绪岁次丙申谷旦立”等小字。
隔壁一屋门口每块匾上都刻有“文魁”两个大字。一块刻着“钦命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唐吉,正考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协修汪鸣相,副考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贾臻,同考官柳城县知县汪佳士为恩科文魁”“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中式四十二名举人王聘之立”等小字;另一块刻有“兵部侍郎广西巡抚梁章钜……为恩科文魁道光二十年庚子科,中式三十五名举人王锡之立”等小字。
而这2块匾,当年却被放在伙房多年,险被烧了去。村民们说在文革时这些牌匾被他们以各种方式收藏起来,才得以保存至今,要不早就被毁掉了。
没想到在杨溪村这个几百多人口的小村里,突然发现这么多稀罕的古牌匾,还真是感到有些惊奇了。难怪旅游局的领导要引见大家来这个地方。
不大的村里几个点在举行斗鸡,舂糍粑等比赛,规模不大,也围了些人在观看,更多的是摄影师们的快门在按个不停。
大嫂们也是盛装出镜。
2个被岁月压得腰都弯得一般高的老姐妹渐渐远去。
岁月无情,房屋倒塌,也许这里很快将被更多的人所知。
人来往,车马稀,唯有村口的香樟树依旧茂盛,年年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