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哈
小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44
  • 关注人气:4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徘徊临古渡 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2010-05-17 13:40:42)
标签:

风光

感悟

记录

纪实

旅游

落霞

人文

桂林石刻

木龙古道

文化

杂谈

叠彩山

分类: 桂林石刻

上海回来,惊闻木龙古渡正在进行装修,一早赶去古渡边,看见装整一新的古道,痛心啊。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木龙洞位于明月峰东麓,靠山临水,风景优美。它洞门高敞,南北对穿,真象一座古城门.相传旧时洞口倒生一株古树,它老态龙钟的样子,活象一条苍龙,有头有尾,蜿蜒天矫,人们因称此洞为木龙洞。忽有一年.漓江暴涨,洪水把这古树冲走了,明人曹学佺置木龙二条悬挂洞口。木龙洞原为桂林古城城北的交通要道,与东镇门一同为扼守桂林北部的要冲。木龙洞中平坦,青石板路一直通到江边,古时能通车马。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石壁上有不少明清石刻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地上堆满了材料,正在施工。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洞北偏东的出口为一历史久远的大渡头,渡船来往于漓江两岸。因为这渡口恰好在木龙洞外,所以就叫木龙渡了。又由于渡边卓立石塔,塔上有浮雕佛像,从风格看似唐代所造,为的是福佑渡口,这就历史久远,因此也叫木龙古渡。

此塔为何建在桂林有诸多说法。其一是据《新唐史》记载,天宝年间(742-756年),吐蕃族奴隶主贵族曾进兵中原,结果大批吐蕃人被俘,唐朝廷将这批战俘流放岭南,流放的吐蕃人在漓江边修建此塔。其二是据传盛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原有四大路途,其中一条就是经南海登合浦、徐闻经珠江溯漓水而北,因此在桂林这个盛时岭南大镇留有诸多佛教遗迹,以西山等为代表的桂林诸峰的摩崖造像和木龙古塔就表明了当年佛教传从此入中原的一个证据。更有说唐代名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传说,据传他最后一次就从桂林象山的开元寺开始进行东渡,沿漓水溯江而上,在木龙渡歇息,然后过灵渠进入长江流域,最后出海到日本云云,才有了此塔作纪念之说。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目前关于木龙古渡保存最完整的记载,可能就是木龙洞边山岩碑刻,碑刻上记载了清朝的官府衙门为缓解桂林城河东河西两岸居民的的交通不便,曾在此“设立义渡,普济行人”。此举颇受百姓欢迎,然而这种不收费的义渡曾惹恼了一些私渡,于是对义渡船工“滋事生非”,后被官府“捉惩”,并被责令滋事人道歉刻碑于岩石上。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现在最希望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要再去毁了石壁上的石刻,这些都是文物啊。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桂林正处于发展、建设、开发时期,更应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在进行维修和复建过程中,遵照历史的真实,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千万不要为了片面强调经济利益,推倒旧建筑,建立新建筑作为自己的政绩。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这是装修前的古道的原样,这条石板路走了几百年,现在它终于被 穿上了新装。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饱览祖国锦绣河山,萍踪滇桂黔川康。他爬山涉水,也以车马代步,实地考察,亲自丈量,濒危临险。暗河、溶洞、山岩、清流,瀑布、内湖、奇峰、峻岭,凝聚胸臆,一一实录,成《徐霞客游记》。
 在《游记》里,他来到桂林,进城就途经木龙古渡,沿江西岸自北向南而行。这木龙洞高敞宽阔,是进出城的交通孔道。徐霞客当年正是由此进城的。他在《粤西游记》也称此地:“前临大江,后依悬壁,憩眺胜莫逾此。”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木龙古道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桂林的城市资产价值。怎么树立昔日文明与当代成就融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古迹保护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关于城市怎么的建设规划,老百姓的没有办法和能力去参与,去建议,现在希望的是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在关于古迹的保护方面怎么去依旧翻新,最大程度的去保护古迹的原样,尽可能的保持环境的原始自然风貌,因为保护文化古迹并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而是构成社会现代化,保留城市历史内涵的重要特征。

 

网友留言:

阿龙纳斯:是哪个领导把这里当成自家的室内装修了吧????

 

natalie_you:我喜欢石头的!!走起来有感觉,如果要修,也可以用石头修啊!!!为什么要换成“木地板”啊???

 

尻:非常好,学习九寨沟了

 

闲情偶寄:这些不是木头滴,是仿木再生复合材料。破坏景观!石板路是古驿道的特色,搞成这样不伦不类!


阿帕奇:这个好捞钱.石头的捞不到钱.这个大水一来就冲坏了.一换又捞钱.每年都能捞钱.哈哈~多好呀.

 

和风如茗:和山西大同的千年古刹来个现代改造如出一辙,完全一种傻子思维!!!!

 

三人禾:一条长木龙,躺在古驿道上,古驿道就被现代了,文明就这样被进了一步,文化底蕴就被挖掘了。看着滚滚的江水,您却带不走我儿时古驿道上嬉闹的画页。


华山论见:好好的历史古迹就这样被破坏了!不如直接修一条现代化的滨江大路!唉,可惜了.......


狗仔队员:当个领导也不容易啊!一个任期也就3-4年,不上点项目克哪海塞鲁?理解万岁!

 

可怜虫:拍脑袋工程,似乎是脑袋进水了。


F64发条橙:这木地板一搞,极富韵味的古驿道的景观全都毁了,再加上那个木头栏杆,真是没话可说了,没晓得是哪个**想出来的醒办法。


岭南晨风:真有创意,铺木地板,安全可靠,就是花点钱而已。我很喜欢漫步在漓江之滨,尤其是木龙洞到铁封山这一段,踏在青石板路上,幽静,古香古色,总使人有一种历史沧桑与怀旧之感。幸好还只是在上面铺上木板,希望不要破坏这一段石板路,旧桂林有价值的遗迹,在桂林已不太多了,如果要拆旧的话,应该把东镇门口的一个泵站(?)搬迁,在那里有些大刹风景。

 

孤独的风:难么多的小街小巷烂路等待修建,没有钱。原来钱在这里铺地了。


竹筒倒豆子:千年古渡木龙湖的石板路惨遭整容;一点古韵没有了’当年王城脚下的大青石板路被水泥覆盖成了现代马路。你们领导这样做是破坏历史。做这样的工程有没有听取专家和老百姓的意见。愚蠢。悲哀。让我们为死去的木龙湖默哀吧


chenmoren:我看可以评得上中国2010年度最雷人装修了。


秋之枫;难道是大山里来的娃崽领导批准的?是不是山里的石板路见多了,想来城里走下木板路?在走还不是没得文化的山蚂拐……人家想复古都来不急……唉。2010年最没得文化的一次装修。

 

panshi2005;古道古渡本来就难以保护,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没什么损坏,居然给他们糟蹋了!

每年大水都要冲到这些路面上,当官滴哈了滴!

不过回头想一下,

冲坏了又可以拨款维修,又有钱搞 唉!

愚蠢的景区管理处,愚蠢的官员,愚蠢的旅游局,愚蠢滴市政府!  

一群白痴!

 

。。。。。。


 

 

 徘徊临古渡 <wbr>塔影下匆匆-哀木龙古渡
接下来的机天,果然涨水,

悲哀,可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