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2009-12-14 14:02:49)
标签:

漠川

榜上村

陈家大墓

风光

感悟

记录

纪实

旅游

落霞

情感

人文

人像

文化

分类: 游记

 

前段时间,朋友说去漠川玩,早就听说了那边有个大墓,这么好的机会,怎么错过。

桂林-灵川-兴安-漠川  一路狂奔 路上停了几次,而我只想着这次的大墓,那才是我要去的地方。

到漠川,到榜上村,看他们在找吃的,找耍的,我问了大墓怎么走,自己找去了。趁着人少,先去看看。

 

还是先介绍下它的历史吧。

每一个古村都有一段历史,榜上村也不例外。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年,朱元璋封其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驻守广西。时年20出头的卫士陈俊于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6年)随靖江王护驾到桂林,因其护驾有功,被封为四品参将,成为朱守谦心腹。靖江王到桂林后,为平息桂林周边战乱,确保灵渠水运安全,委派陈俊屯兵驻守漠川,扎营湘桂古道上的莲花村,以确保桂林的安全。
陈俊祖籍为湖北黄冈永宁人,驻守漠川后,见这里山清水秀,退役后便选择莲花村作为居住地,陈氏一族从此在漠川繁衍生息。 陈氏一族历来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在旧科举制度下,屡屡有陈氏子弟榜上题名,先后出过七名进士,十八名文举,二名武举和七名贡生;明清两代都出过高官。不知何年,莲花村因此易名榜上村。

陈俊之后,子孙繁衍,成为漠川的大姓家族。到陈俊之后第十三代,陈家有了陈克昌,陈克昌自幼聪明,追逐时尚,清代未年,虽地处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闭塞山区,陈克昌却曾两次离家外出,到上海、江浙实地考察土特产流通行情,利用当地资源做起桐油、茶叶、兽皮、土纸等生意。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将积聚起的钱财购置田产3000多亩,兴建高宅大院,由此成为漠川首富。榜上村是陈克昌前后用了20多年建成的,其工程浩大,共建豪宅30余座。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古墓园是榜上村人荣耀,只要一问路,就有人告诉你往哪走?在桂林民间大墓非它莫属,这是陈克昌之孙陈秉彝(官至贵州通判)为祖父母所建,并且奏请朝廷为之追赠诰封。

大墓高约5米、宽近10米,墓道长60米、宽15米。环顾四周的墓碑及圈石上都雕刻着龙凤、花鸟、人物,件件石刻可称得上是晚清时期桂北石雕精品。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两旁的望柱、石狮、石马、石翁仲整齐对列。

 

这狮子造型活泼,充满喜气,显示陈氏家族家底富足,生活安定,衣食无忧。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这马身型瘦削精悍,线条流畅。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石翁仲满面笑容,秉笏而立。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碑两边及顶部的浮雕刻着行龙与盘龙。赑屃负碑,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承受的,一定要显赫身份才得。而可以雕龙的,也不是一般家族能够享受的待遇。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而文龙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赑屃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两块光绪帝诰封的碑高达6米,恢宏壮观,上面分别刻着清朝光绪皇帝的册封制。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赑屃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大墓用石块圈成圆形,高约5米,宽约10米,高大的五合墓碑雕龙凿凤,伏狮潜龟。

漠川-榜上村陈家大墓1

这保存着完好的陈家古墓,规模宏大,石刻精美,其规模仅次于靖江王陵,可见陈俊当年深受靖江王的器重和厚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光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