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你的容颜--平乐--狮子岩 元坛村

标签:
记录纪实旅行/见闻旅游美图民俗平乐情感人文摄影文化随笔元坛村 |
分类: 平乐旅游 |
听桫椤说桥亭有个狮子岩,里面有历史壁画,和摩崖石像,哇,平乐有这么多的好东西,赶紧去看下.
也来看着他的"越野车",逢山过山,来到狮子山脚下.山上树林茂密,村前的山头为狮子头,村后的山头是狮子尾.
桥亭乡,旧时称元坛乡。
村里的老房子
村里现存的象这样的老房子只是几家而已了.
他们又在那井边发现了新东西.
书上说
没晓得说的是哪口井
我对平乐乡镇一点都不熟悉,对其地方历史风俗更加的不懂,历史,容不得半点虚假,更容不得自己去想像,去杜撰.这次来也只是匆匆而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期待有高手多多提供资料.得以使平乐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这次在村里发现了蛮多口井,但是对于这些,就算是当地人也说不上个来由,县志上有很多的也没有记载,无从去考究它的来源.待有时间在这村里细细转悠,相信村里一定有人知道这些的.只要用心去发现,找寻,问询,平乐大有历史可以挖掘的.
在井边的山壁上,发现一块碑文,碑文已经模糊不清,细看,原来是清朝期间的惜字炉记.
有惜字炉碑一定曾有惜字炉,现在已经找寻不到了.但是有惜字炉的话,说明当时当地的学风一定是蔚然成风的.古人敬书如同敬神,在读书前不仅要洗净双手,有的甚至要更衣沐浴,每年还要在孔子的神位前,举行请神、上香、诵经等繁文缛节。即使写了字的纸也不能随意丢弃,认为纸是圣人传下的,应当要爱惜,否则便会亵渎圣灵。于是,古人在街头和寺庙门旁建有专门的“惜字炉”,用来焚烧用过的废纸。有时,还由当地的善士出面雇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收拾字纸,送到惜字炉内焚化。稍候在朴岭看见的惜字塔,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谁说这里没有历史,连那脚下走路的石板石都是光绪年间的.
但是在这里的村民看来,这些石头石碑,和平常的石头没什么区别.闲看花开花落,这样的心态,要得.
老房子败落了,也没钱再去弄,有钱也是修新的房子,于是,那新旧交替间的房子随处可见.
曾经在灵川的迪塘村去看过,那里的老房子非常漂亮,雕花精致,但是现在也缺乏保护.问过当地人,一些很有怨气说:政府喊他们保护好这些房子,那问题很多房子年代已久,保护的话需要重新再修缮,那钱呢,要自己出.政府也不会给一分钱.所以,就任由那老房子烂了去.我沉默了,咳.这个问题嘛.想说政府可以拨钱将古村值得保护的东西规划好修缮好,然后采取收门票制度,住家可以抽取一部分门票收入....恩,不扯这些,遥远.
村里到处是路,转来转去,没路了,停车一看,赵公庙.
真是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