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1

(2009-02-06 11:17:01)
标签:

杂谈

记录

纪实

旅行/见闻

旅游

美图

民俗

情感

人文

摄影

随笔

桂剧折子戏

分类: 摄影之色眼

听说省立有桂剧看,没要钱的,可以拍的,赶紧去看了.

到的时候,已经没有位子.

听说有老人早上就来占位子了.

看来,送戏下来,深入民心啊.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看了一下,演的那出是 昭君出塞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看了一分钟,我钻进了后台.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我的眼光却是在这些演员身上.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问了旁边的一位老人,他说他们是东江桂剧团的,原身是老人宫桂剧团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改散了.现在大家是平时各走各的穴.需要的时候大家再聚一起唱.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听说从初1开始到初12,天天都有戏看.亏了.

<在后台,灯光昏暗,不方便开闪光灯>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台下掌声雷动  台上紧张关注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我转来转去,看他们在跑来跑去的换装,准备上场.没人多说一句话,非常的有默契.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其实我很敬佩唱戏的老师自己化妆.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台上吹拉弹唱热热闹闹,台下看得津津有味。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来看戏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中不少都是听着桂剧长大的,对桂剧是自内心的喜爱.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桂剧旧称桂戏、桂林班或桂班戏,是广西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桂林、柳州、平乐、贺县、河池一带及湖南省南部地区与广东省西北隅。清乾隆、嘉庆年间,湖南祁阳戏逐渐传入广西北部桂林及湘桂沿边各县,以后逐渐发展、演变而成为桂剧。清光绪八年,桂剧历史上第一个科班团体“璎珞小社”成立,招募人员,开科教戏.桂剧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发展起来了。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昭君下得场来,搽把汗接着又上场,辛苦了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清光绪二十六年,曾任清王朝台湾巡抚的桂林灌阳人唐景崧开办了“桂林春班”,依照京戏的形式,自己动手编写戏曲剧本,招募湖广一带的艺术乐师,定曲牌,谱乐曲,用桂林话演唱。唐景崧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至此,桂剧作为广西地方戏曲形式基本成型。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觉得一些传统的剧目太落伍,再也不愿听也不愿看桂剧。加上广西目前仅存南宁、桂林、柳州三个专业桂剧团,民间鲜见桂剧业余演出活动,在城市和乡村都无固定的演出场所等,使得桂剧这类传统剧种的受众越来越少。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趁着空闲,聊几句家常先.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桂剧传承通常需要老艺人对新人进行口传身授,世代相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在“文革”前,我区曾有经常演出剧目的小剧本百余出,而现在,各专业及民间团体能经常上演的小剧本不过数十出。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后台的师傅们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人生如戏--艺术馆看折子戏 <wbr>1

 

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台上的演员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