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山村的西洋残片--迪塘村 5

标签:
杂谈迪塘村古民居记录纪实旅行/见闻旅游美图民俗人文摄影文化 |
分类: 游记 |
转出巷来,多走几步,看见一小桥,叫象鼻桥,它建于明代。此桥在迪塘村6座古桥中体积最小,宽不到2米,长不过3米。此桥用料比较随意,显得有些粗糙。但造型优美,给人以小巧玲珑的感觉,与周围的景物相映成趣,颇具南方建筑之灵秀。
只是,我现在只能想像下河水多的时候,这些鸭子在水面上游过的样子.
86岁的老阿婆说:你自己去看了啵.我摘点萝卜先,你要没拉.
我瞅了下,这个桥好像不是老的桥啊
远远看见有的碉楼样的东西,问啊婆是炮楼没,她说是.
我近视眼来的,走近才看见.
有大姐在挖沼气池.我问她这个是不是炮楼,她说没是的.
这旁边原来是糖厂,这个象炮楼是东西其实是水塔之类的,高处引水过来.
我问她晓得李膺品的墓在哪里没,五年前有盗墓贼在村东的半山坡上掘出一具古尸,古尸呈腊质化,裹尸用的白布洁白如新,两层杉木的棺椁如新做成一般,没有水渍,更没有丝毫糟朽。虽无墓碑,但其墓主人的服饰为明代特征,据推断,当为明末抗清将领李膺品之墓。
她说听说过,在好远克了.但是她当地人都找不到,我更加找不到.
她家就旁边这栋,我问她爬得上楼顶没,她说上不去的.
前走,看见有在起房子的.刚起倒2楼.和屋主扯了2句.上到2楼.
搞张全景先
这屋主说,旁边山上那水池那边高点,喊我去上面拍.
上得去来,角度没是很好,杂树挡倒了.
下得山来,开始东窜西窜.
祠堂,过年有唱彩调的就在这里唱.
这狮子的摸样倒是少见.
庙宇家祠以各种龙凤纹饰为主,可以是具象写实的龙凤造型,也有极富夸张变形的拐子龙、草龙、蟠虬龙,雕刻主要表现在当面的梁柱挂落、卷棚山架及檐口封檐板上。
看见有条黑狗来,我拣了条小柴拿倒,它硬是旋来旋克,就是没敢靠边.
拍来拍去,没晓得廊子旋进人家屋里头克了.看下没得人,拍了张.
听见一阵狂吠.飞跑
1?那根柴火捏.
在村里问了下,没看见传说中的其他桥.问了下桥名和地方,居然没什么人晓得.http://bbs.guilinlife.com/Skins/Default/emot/em04.gif
有个大哥说顺着这河往下走有个桥,叫什么名字美晓得.
看过介绍说现存的6座古石桥分别是大姑桥、象鼻桥、连宅桥、塞源桥、司马桥(也有称师母桥的)、搭板桥。据当地村民说,这些桥原先都有勒石记载,可惜的是,这些石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毁,导致现今的观桥者无法考究到建桥的准确年份只知道这些桥都是建于明清时期。这些古桥中,除连宅桥与搭板桥为迪塘村先民出资建造外,其余四座联结在石子古道上的石桥均为官方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