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山村的西洋残片--迪塘村 2

标签:
迪塘村记录纪实旅行/见闻旅游美图民俗人文摄影随笔/感悟文化 |
分类: 游记 |
村也没多大,一下就来到了有小桥流水的地方.
迪塘是明朝兵部左侍郎李膺品的故乡,一条迪溪在村中蜿蜒流淌。
但是,迪溪的水少得2,那垃圾满溪.
桥边那残碑,雕工十分精美.
这个村子曾经有过多少石桥已经无从考证,但从现在尚保存完好的如此多的古石桥看来,这里的先民对交通是非常重视的。
连宅桥位于迪塘村中央,大约建于清代,属迪塘村先民为方便村里人畜过溪往来而建造。此桥不光只是担负着迪塘人村中往来的责任,还是村民们夏天避暑纳凉的绝好去处。小溪两旁屹立的民居、供村民涤洗时从桥头下到溪底的石阶,还有那郁郁葱葱四季常绿茂如华盖的古老桂花树,构成了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幽美意境。老人家说,这树就那么一直往石门那边倒.
后面有当年山门留下的大门插销.
就古建筑的艺术而言,桂林城以北的灵川、兴安、全州、灌阳的古建筑古拙朴实,没有过多的雕饰。桂林以南的阳朔、恭城、平乐,不论是桥梁民居还是寺庙家祠,其建筑艺术和开间布局,既有苏杭的灵秀又不乏闽粤的精巧,这大约是由于地理因素所致。
桂林以南的诸县土质肥沃,农耕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与广东交往频繁,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而桂林以北诸县,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却因交通闭塞,外来文化缺失所致。
拴马桩,旁边还有散落的石鼓
转过来看见一面墙上有个精美的 福 字,再仔细看 竟然左边是凤右边是龙.
老人带我转进了一家大门很小的家宅.
门前的精致小窗
墙头的青青绿草
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窗扉始开
转得进屋来,我差点喊起来.好漂亮克了2,满屋的雕花,无论是窗台,楼台
我来到的是最漂亮的五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