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作为“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有效性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我在白帽初中参加了一次观课议课活动。第二节课,是徐再思老师的六年级缩句教学,课题为”小学语文缩句妙法“。在课前召开的任务分解会上,本人选择了关注“教师的教”。
教学过程:
导入——比较两幅图片(分别引导学生命名为“枝繁叶茂”和“枯枝败叶”)。
一、缩句的含义。
举例,讲解。
二、缩句的原则。
意思、结构(语序)、语气、句式皆不作变动。
三、缩句的方法技巧(举例)。
1、抓住主干来缩简;
2、“的”前修饰都删去;
3、“地”前限制要删去;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5、数量词语要删去;
6、删掉“在……中(里、下)”或“当……时候”;
7、保留“不、无、没有”等否定词;
8、保留“着、了、过”;
9、保留“啊、吗、呀、呢”等语气词;
10、“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四、缩句方法的总结。
1、看清句子,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进行“一抓五删四留”。
五、小试牛刀:分组做题(题目不止一种)及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缩句
一、含义
二、原则
三、方法
一抓:主干
☆“的”前修饰
☆“地”前限制
五删: ☆“得”后补充说明
☆ 数量词语
☆“在……中(里、下)”或“当……时候”
★“不、无、没有”等否定词
★“着、了、过”
四留:
★语气词
★“把”、“被”
观课体会:
一、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具体;符合大纲要求,反映教材的具体内容;切合学生实际。
二、教学内容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重点突出,解决难点,抓住关键;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德育(如:做人的原则与缩句的原则);教学内容具有渐进性和可接受性。
三、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善于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运用启发式,注重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板书脉络清晰,具有实用性。
四、课堂结构安排合理、严密、紧凑;教学步骤清晰,时间分配恰当;课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
五、语言清晰、简练、准确、生动、有趣味、富有启发性;说话快慢适度,注重抑扬顿挫,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六、全体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时间控制恰当。
七、除了未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整堂课浑然天成。可以尝试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总之,徐老师的课堂具有这些特点:教学目标与思路十分清晰,各部分内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老师善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语言幽默、蕴含智慧,牢牢吸引住了学生,于平和、愉快中成功把控课堂;首尾呼应,预设与生成把握准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准备非常充分,胸有成竹,幻灯片有适时的变色,“的”、“地”、“得”分清,妙语连珠却始终不脱离教学目标与任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格式基本稳定,按照“原句——方法说明——缩句”的步骤来进行,而每一个环节都是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
感谢课题组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徐老师带来如此令人回味悠长的一节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