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2012-06-12 09:26:46)
标签:

山东煎饼

最原始的煎饼

蒙山

临沂蒙阴县

山东

乡村生活

儿时的游戏

旅游

分类: 去远方,寻故乡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旅途中,不经意遇见的风景最美,就像邂逅这一处开满桐花的村庄。
    村庄深藏于山林之中,绿意盎然,山花烂漫。一路踩着寂静,阳光筛过板粟树,倾注一地的碎影流光。
遥遥地,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饼香。“难道谁家在烙煎饼吗?”同行的鹏喃喃自语,表情有些惊喜。
    拐角处,在那堆石屋的黄褐中,跃过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我们上前去,叫住了正在奔跑的小姑娘。小姑娘眼睛大大的,脸蛋红红的,就像一颗光洁的红苹果。小苹果见到我们,完全没有山村孩子的那份羞涩,而是很自然地当起了向导。
    “左边是我爷爷家,中间是我姥爷家,边上是我三姥爷家,最东头是我家!”小苹果笑笑地向我们介绍着村子里的房子,我们也跟着笑了,感情这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全是自家人。
    “是你家在烙饼么?”我们望着东头的屋子里,似乎飘散着一缕青黛色的烟火。小苹果点点头,随即领着我们,走过那棵山楂树下。
    山楂树下,一群孩童正玩着拍宝之类的游戏,欢呼、雀跃再加上耍赖和争执,那些个纯真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曾经。
    路的尽头,便是一处安静的三合院,白墙红瓦、天蓝树墨。院西头摆放着一个石磨,石磨上还沾着些许麦糊糊,顺着磨盘,正滴滴答答。东头的柴房里,女主人公大姐正端坐在烟雾里,幽幽的屋子,圆圆的鏊子,长长的劈子,满满一盆的糊子……
    第一次见到纯手工制作的山东煎饼,自然就得在一旁细细观瞻了。公大姐先是向鏊下送些碎柴火,火候一到,先用搭子擦一遍鏊子,再舀上一瓢面糊,倒在滚烫的鏊子上,而后,用右手拿劈子,悬肘、提腕、旋转,劈子就像钟表的秒针,快速且毫厘不差地走了一个圆。面糊如水漫开覆盖了鏊子。待青黑色的鏊子腾起一片白烟后,饼面颜色变黄,饼边儿齐齐刷刷地翘起,双手便捏住饼子两头,左一扯,右一掀,最后再滋啦一揭,整个煎饼便飞旋过头顶,飘落在了秫秸盖顶上。
    公大姐不停地忙碌,煎饼摞子也越码越高,层层叠叠,圆如金月,色如黄鹤之翎。而此时,小苹果就站在门外,捂着嘴鼻,望着忙碌的母亲,没有过多的欣喜,或许,对于现在的孩童来说,这干裂的煎饼,自然比不过甜蜜的夹心饼干。晾干后的煎饼,被横折竖叠,在一陈清音响亮后,就被折的像一本纯粮质地的册页,这册页与土地和汗水有关,与山林田间的乡情有关。
    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若不是亲眼所见,绝不会想到,这如同纸片的饼片,就是曾经山东乡亲们一日三餐的主食。公大姐说:“以前家家都有煎饼垛子,吃时加热熏软,中间夹根大葱,嚼起来喷喷香。现在,地里干旱,种不了麦子,家家户户都得买粮食吃。我也好几年没烙饼了,都生疏了。”
    烙煎饼看上去不是很繁复,却很费时,两大盆面糊,公大姐烙了几个小时。见公大姐忙碌,邻居家的大姐大婶们,就主动过来做午饭,当然,这午饭是为我们准备的。如果没有我们在,公大姐一家的午餐,必定就是就几口咸菜,咬两张煎饼。我们的午餐也是煎饼,只是,外加了几样小菜。有山菜炒鸡蛋,韭菜炒肉,还有生的辣椒、苦菊,蒜苔……
    刚烙好的煎饼,热乎乎的,夹两根蒜苔,再卷点韭菜,吃起来,味道干脆浓烈,果然很山东。鹏是临沂人,从小就好这口,一口气连吃了四块煎饼。看我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不以为然:“四个算什么啊,以前在农村,隔壁大哥一顿能吞进去十来块!”他继续啃着煎饼,我继续张大了嘴表示我的惊讶。其实,煎饼挺香脆的,尤其是卷上些蔬菜,味道比较丰富,只是吃后口舌干燥,咬起来有点费劲。
    小苹果在一旁,见我们吃的不多,像小大人似地忙招呼着我们:“哥哥,你们吃肉呀!多吃点肉吧!”说着说着,还把韭菜炒肉往我们这边送了送。鹏笑着问:“你也一起吃啊!干嘛不吃呢?”
    “哥哥,我不想吃,你们吃!”小苹果站在一旁,依然只是看着我们。
    “你们不用管她,她早饭吃的晚,也不爱吃煎饼,你们吃!”此时,端着一叠煎饼摞子的公大姐走了进来。
    “哥哥,你们看电视吧!”说着,小苹果就把电视开开了。电视里面,正播放着党的丰功伟绩,在火红华丽的电视屏幕四周,是那些简陋的家具,和那些陈旧的年画。小苹果还在问:“哥哥,你们看什么台呢?我帮你换!”我本想笑着回应她,但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涩。
    小伙伴们邀约小苹果去玩游戏,我们也被拉进了他们的队伍中。还是在那棵山楂树下,我们和小伙伴们,玩着熟悉的跳房子。我们学着他们一起欢呼,一起雀跃,而后,再偷偷地耍点赖。山楂树开着白花,那个初夏,纯洁无暇。
    离别时,公大姐的煎饼烙完了,她独自坐在堂屋上,喝着茶水,身后的煎饼摞子金灿灿的,码的很高。而小苹果,和她的小伙伴们,聚在散落桐花的墙脚根,正说着悄悄话。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山村野外?答案只有一个:我只想行走在最简单的世界。

 

今年想选择一些乡村走走,若你也有怀念的故乡,如果你的故乡纯美自然,富有传统的村庄意韵,或有着纯朴的乡情故事,请推荐给我。我的围脖:李双喜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村庄深藏于山林之中,绿意盎然,山花烂漫。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一树桐花映墙来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拐角处,在那堆石屋的黄褐中,跃过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路的尽头,便是一处小苹果家的三合院,白墙红瓦、天蓝树墨。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小苹果就站在门外,捂着嘴鼻,望着忙碌的母亲……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公大姐正端坐在烟雾里,幽幽的屋子,圆圆的鏊子,长长的劈子,满满一盆的糊子……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公大姐先是向鏊下送些碎柴火,火候一到,先用搭子擦一遍鏊子,再舀上一瓢面糊,倒在滚烫的鏊子上。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左一扯,右一掀,最后再滋啦一揭,整个煎饼便飞旋过头顶……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晾干后的煎饼,被横折竖叠,在一陈清音响亮后,就被折的像一本纯粮质地的册页,这册页与土地和汗水有关,与山林田间的乡情有关。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山东大汉:鹏同学,博客:沂蒙瓦片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刚烙好的煎饼,热乎乎的,夹两根蒜苔,再卷点韭菜,吃起来,味道干脆浓烈,果然很山东。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山楂树下,一群孩童正玩着游戏,欢呼、雀跃再加上耍赖和争执,那些个纯真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曾经。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八岁的小苹果,很漂亮,也很懂事。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这是蒙山最常见的山水。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沂蒙山,那一缕煎饼香

离小苹果家不远的老村寨,被卖给了开发商。听说,这里会被建成星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