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在沧桑的古迹前徘徊,那些破败的老屋,那些悠长的街巷,还有那些城墙要塞,走一走,望一望,停留,驻足,也或是匆匆而往。
北京城的城墙已经坍塌,那一方围绕着帝都梦想的城隅,已淹没于历史的洪流里,从残破到消亡,令人感叹。而拥护着封建王朝的长城,却还存留在北京郊外的山水间,它们虽已随着帝都的繁华老去凋败,但蜿蜒的梦想却依然踞足于时光的海洋,令人心生向往。很多来北京旅游的人都去过八达岭长城,但那段整修一新的景点,却并不能让你领略到长城的壮美,在八达岭上,你看到的是新新的砖墙,嘈杂的人海。北京最值得一去的长城有几处,其中箭扣长城的险峻壮美,最吸引旅人的眼球,而古北口长城那无尽的沧桑,却也是非常值得踏足前往。
古北口——蟠龙山——金山岭——司马台这一段长城,是很多越野爱好者热衷的一条线路,这一路山恋叠障,城墙辉宏,在这里,不光能感受到长城的壮美,还能锻炼一下小身板,当然是非常值得的行走。只是这一次,我们一行人来的匆匆,并未做好徒步的准备,只在古北口——蟠龙山长城这一段逗留了几个时辰。午后,一座座雄伟的碉楼掩映在斜阳之下,显得是那样的苍茫瑰丽。这一路都是倒塌的砖墙土泥,曾经的城墙都已变做没有阶梯的坡道,一路向前沿伸,或高峻,或曲折,或幽深,惶若长龙般蜿蜒游动,威武中透着无限洒脱。野草也是一路疯狂地生长,插入泥土墙缝,插入岁月悠悠的壮美画卷,荒芜的枝蔓映衬着古长城粗犷的线条,似乎你还可以听到曾在这里血洒疆场纵横驰骋的冲喊,可以看见戍守边关的那些年轻而渴望安详与幸福的脸庞。站在长城之颠,总会不由地有些兴奋,感觉自己好象被历史紧紧握在了手里,然后听这个巨人向你诉说很多曾经跟你一样的青春和热血。
古北口长城的美在于城墙蜿蜒与山峦峻秀的自然,更在于其历史文化的久远。古北口的长城很古老,这里不仅有明长城还有北齐长城。明朝1569年戚继光在古北口修复长城时,保留了北齐长城并在墙外贴上墙砖,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双长城。古北口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在这里曾发生过一百多场战争,是名副其实的古战场。在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惨烈的战役——古北口战役。1933年1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10日至5月12日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古北口地区英勇抗击日寇的进攻,许多爱国官兵为国捐躯。据说当年古北口失守的时候,佟麟阁将军带着剩余主力撤退,留了两名战士在长城上掩护,也就是在位于当地最高点的将军楼子上集中火力抵御敌人的攻击。日本子当时久攻不下,一轮又一轮的围攻被击退,后来索性扔了个手雷……当地人说后来日本子正式安葬了这两名中国勇士,还行了军礼……多少仁人志士曾经在这里为国土而战,为家园抛头颅洒热血,燃烧的烽烟已将长城染成了枯黄色。
曾经的战火早已散尽,古北口长城也如同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端坐于北京以北的燕山山脉间,他那安祥稳健的姿态,似乎要向你讲述那无尽无边的古北口往事。

长城上被日寇炸开的洞,据说长城上还存有当年战争留下的子弹和弹洞,我们没有寻到,因为我们行走的是在古北口长城的中端,这些遗存应该都在前方。

一路野草伴残墙



同行的朋友,从前至后:张帅哥,苏苏美女,胖子,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胖子永远都在最后方。




深秋的时候这里该有多美啊


白云悠悠,长城苍茫




长城越变越窄,这样看上去,就像一条山道
















黄昏下的将军楼,黄昏时,我们选错了方向,这个角度拍不到太多的城墙,唉,有些遗憾。。。。。
欢迎朋友也多光顾 张帅哥的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