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模式口的日子

(2010-03-16 10:10:06)
标签:

北京

模式口

法海寺

田义墓

古宅

明清文化

李双喜的博客

文化

分类: 行行走走

去模式口的日子

    模式口原名磨石口,这个名字的说法源于这里出产远近闻名的磨刀石;而另一种关于模式口名字的说法则更具有传奇色彩,有史学家称磨石口可能是由战国时古燕国旧宫殿——磨室宫的名称谐音转化而来……模式口的历史很久远,而离我们最近的回忆,则是老舍笔下的祥子在这里偷了骆驼逃命的那一段:祥子从北京城向西走,一直走了三天三夜,直到走到了模式口牵了一匹骆驼,回来后便被人们叫做骆驼祥子。所以模式口人至今还说:祥子是打我们这儿走出来的。

    模式口据守着北京西部的入口,自古以来这里都是京西古道上最重要的一站。古时候,不管是运送煤炭与物资的队伍,还是进京办事的西部官员,进京前都会在这里休息与停留。所以,对于远行进京的队伍来说,模式口似乎就是远行的结束标志。模式口最古老的地方可能在北京周围都称得上是鼻祖,这就是第四纪的冰川擦痕遗迹,距今已有三百万年的历史。而明清时代的文化遗迹更是丰富,模式口古道上残留着旧日的过街楼。周边还座落着以明代壁画而闻名天下的法海寺,虽然引不起现代人探求的渴望,但凡是介绍中国美术史壁画这一部份时,学者们都会对法海寺书上几笔。此外,这里的太监墓、老石墙等依然还罗列在模式口的村里村外,斑驳的土墙、风化的石构件、倒塌的残垣断壁、字迹模糊的碑刻、弃置墙角的旧磨盘,都向人们昭示着古镇曾经有过不凡的岁月。

    模式口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隔不远,像地产开发之类的事情也早已渗透了进来,拆与建在这里乱成一团。但行走在这里,你依然能感受到那些融地理、历史、艺术、人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以及那些属于模式口人的温暖阳光。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过街楼遗存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从法海寺远望首钢

去模式口的日子

阳光下的二胡声


去模式口的日子 路边杂货店前的鸡蛋

去模式口的日子 鲜鸡蛋每斤3.2元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明代太监田义墓

去模式口的日子

破落的房屋

去模式口的日子 老宅

去模式口的日子 洗拖把的姐弟俩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门神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雷人的公告栏.....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去模式口的日子

一老一少


去模式口的日子 老宅上挂着的鸟笼

去模式口的日子 树与鸟笼,喜欢这张照片

去模式口的日子 这里随处可见明清老宅

去模式口的日子 小朋友在墙上的涂鸦

去模式口的日子 弃置墙角的旧磨盘

去模式口的日子

工人们的茶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