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子监孔庙太学皇家大学辟雍北京李双喜的博客杂谈文化 |
分类: 行行走走 |
冬天的国子监街有些苍凉
孔庙里的大成门前,旅人很少,相对于北京其它景点人头撺动的景象来讲,这里只能用门庭冷落来形容
不是古木,却也参天
太学牌匾
辟雍大殿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曾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与故宫三大殿、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仁寿殿并列的六大宫殿之一。“辟雍”一词源于古代天子讲学之处,《诗经》中就有“於论鼓钟,於乐辟雍”的诗句。从形制上说,辟雍应是四周环水的殿堂。元、明两朝,皇帝讲学在国子监的彝伦堂举行。风雅慕古的乾隆帝登基后,提出建辟雍以实现真正的天子“临雍讲学”之盛况。
东讲堂
彝伦堂前的孔子像
远远地就听见有小朋友的嬉闹声,绕了过去,才发现是一群穿着汉服的小朋友在做游戏。这应该是孔庙里的国学讲堂里的学生吧,想着他们穿着汉服学国学的样子,就觉得很亲切。现如今,孩童的嘴里满是国际化的英语,难得有这样一群爱国学的小孩童,或者说是难得有爱国学的父母,能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沐浴在国学的世界中。
只是他们在抢什么呢?
哥俩好,并肩战斗,看那小伙子,头发飘的,难道也用了飘柔,呵
终于看清了丢在地上的玩具,这应该就是古代类似课间操的游戏吧,丢香囊?
每逢高考,辟雍大殿前的石栏上都挂满了精致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各种祝语,莘莘学子们对美好前程的渴望和憧憬,古今如一。
古代的准考证。准考证上注明了应试者的面形,身体特征,以防假冒顶替。
不过我认为,这还是不如照片来的方便,呵。
放榜图
生员捷报
翻译科试卷,满译汉,蒙译满
各类考卷一组
古代考生的作弊小抄。。。。。。真是太壮观了
古代学生的课程表,除了背书还是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