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美这几天老在跟我讲一部电影:《河童之夏》,她说故事很感人,故事里的小河童也特别地懂事可爱。只是河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听名字,感觉是河岸边生活的农村孩童,难道是讲一帮小朋友在夏天发生的故事么?答案当然不是。拗不过小美的再三引荐,昨晚抽了点时间在网上静静地欣赏了这部日本动画片。
首先解读一下河童,河童是指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两栖动物。对中国人来说,河童就是所谓的“水鬼”,根据古书《幽明录》上的记载这种生物名叫“水虫”,裸形人身,身长大小不一,眼耳鼻舌唇皆具,头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则无勇力。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山岛民谭集》里说河童的形体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脚似鸭掌,头顶凹陷处像顶着一个碟子,无论是水中或是陆地上,只要碟子里面的水不干涸,则力大无穷能与人或马角力,所以说在日本有句俗话形容天大的灾难,就叫做“河童灭顶”。
《河童之夏》改编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小学生上原康一在放学途中意外检到了一块石头,并把他带回家中,用水洗后竟出现了一只小河童。康一帮河童起名叫“小咕”,小咕开始和康一一起生活,康一的家人从害怕、好奇到渐渐接纳,甚至与河童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康一为了帮小咕找到同伴,还和小咕一起展开了奇异的寻找远野之旅,去追寻那个曾经清纯美好的世界……但经过漫长的旅程,小咕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和它所认识大不相同,人类早已布满世界的每个角落,在这个不适合河童生存的地球上根本就找不到它的伙伴。最后,小咕的秘密还是被曝光了,为了上原一家,小咕被迫参加电视节目。在录制节目的现场,它见到了杀害父亲凶手的后代。就在小咕被恐惧包围的时候,电视节目现场发生了意外。它拼命逃到了外面,然而无论跑到哪里都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为了摆脱让它害怕的人类,小咕爬上了东京塔。夏季的烈日照得它精疲力竭,小咕俯瞰着城市,独自低语道:“哪里都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这里是人类的窝。我已经不行了,我要去爸爸那里……”
电影中因都市变迁带来的淡淡乡愁,形成一种沧海桑田、人物全非的感慨。沉睡的河童在百年后甦醒,发现从前的溪流田野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水泥丛林,那种美好自然消失的失落,穿插着为了发展城镇图利,不惜侵占河童的居住地,甚至狠心杀害陈情的河童,那种为了私利而破坏自然环境,正是人类的最佳写照,人类对资源的掠夺和贪婪,时时刻刻都被作者温和地鞭笞。另外,作品通过描述互相信赖的父子情、上原一家和小咕,还有小狗奥桑之间的友情,来表达出一种对有情人间的美好向往。电影的对白虽然风趣幽默,但电影情节却弥漫着浓浓的感伤,在满是人类的地球上,自然界中的精灵们,如今都只能在拥挤的人类世界中艰难地生存,它们用那些纯洁无瑕的善良、卑微的感恩守护着自己的躯体。就像河童,孤单地执着于寻找同伴的旅程,同伴没了,家园没了,就连祈求神灵留一池容身之所、几尾饱腹之鱼都成为了最难的奢求。
在这部片子里,河童更是象征着作家对自然世界的那份怀念。河童在古代被当作是河神受到民众的膜拜,而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逐渐抛弃了对自然的敬畏,所以,河童就被当做了异类。小咕说:人类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孤单,那是因为灵魂已经缺失了一部分。河童和龙神的出现,是想要表达其实神明是处处存在的,只是大家都没有发现,因为那是已经被我们遗忘了好久的自然,那就是人类已经缺失了很久的信仰。


http://www.teeblog.cn/adcount.php?act=getimg&ad_id=43&u=53635
迈克尔.杰克逊纪念T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