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蝉翼拓与乌金拓

(2017-01-15 22:12:21)

继续上载一些敝帚自珍的破烂文玩,聊供节庆季同好雅赏。
这一篇是两本失群丛帖零册的部分页幅,私以为极致可观。


最古老的人类镌刻,现存在石头上的当属世界各地的史前岩画(此指“岩画”中颜料涂画以外的那些雕琢凿刻的阴纹遗存)。
此外,史前镌刻尚见遗存于其他材质,如木骨(含兽牙)泥陶,等等。
见于本博客图文的或有前记之《老骨头系列-》的骨刻,以及载于《贺岁有马》中的石刻小马。
小马刻在硬如砾石的火山泥岩上,初看或以为其时工具有所不能,但其初泥岩质性或有别于今。
实则火山泥岩有个从软质灰泥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比一般印象中的“石化”过程短得多。
今天水泥的主要成份就是火山灰。记得网上阅读闻见欧亚某地(地中海?)至今尚有裁切火山灰泥做建筑材料的,硬化的时间或仿佛水泥混凝土的干结硬化过程。火山灰泥有时要比混凝土密度大得多,甚至,某些条件下干结后也要比纯水泥细密和坚硬。
这是关于“史前石刻”的题外闲话。接着说回古代文字刻拓。


个人有限所知国内最早的石刻文字当属先秦的“石鼓文”,那是有关秦国王室贵族畋猎仪式的古老韵文,从中可以想见仪式的严整壮观,也具备了秦朝统一文字规范的成熟基础,至今也是大篆书法的著名范本。其后则有汉代大规模的官刻石经。


炭墨和毛笔的出现或在久远的史前,而墨拓则要等到可用的“良纸”现世之后。
已知可见最早的墨拓或属敦煌石室所藏的唐代名碑墨拓本,如李世民的《温泉铭》和柳公权的《金刚经》。
就所见唐拓遗存的精良成熟,或许之前也早有墨拓,但星稀麟凤,未能存世至今。
作为官方传播文化的载体,除了承袭自秦汉的石刻文字方式,唐代皇室所为存世至今的更多的是“响拓”,或属“双钩填廓”,如供御匠手的冯摹《兰亭》、《万岁通天帖》等晋人传世名迹,以及巨擘名笔的临摹本,如虞、欧、褚的《兰亭》摹本,等等。


以皇(王)室之力,借石刻或木刻墨拓本系统保存并传播历代书法名迹的,所知最早或属五代南唐的《升元帖》。
但南唐李后主的这部《升元帖》未见存世,至今近乎传说。《书法辞典》(范韧庵、李志贤,江苏古籍1989)中是这么说的:

   “《升元帖》:汇刻丛帖,凡四卷。传为升元二年(938)南唐后主李煜命徐铉等以内府所藏历代法书于建业文房摹刻上石。故此帖亦称《建业帖》。惟近世书家多疑为伪作。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清乾隆内府旧藏本。”


以后主溺好文墨而有“龙尾石砚”“李廷珪墨”“澄心堂纸”,见诸载籍的《升元帖》可信有其事。
其后历朝历代皇室多以官藏名迹刻拓举世,以为竞好雅鉴、文化盛事。
如北宋太宗赵光义的《淳化阁帖》、宋徽宗竣成的《太清楼续法帖》及其时增刻的《大观帖》、南宋的《绍兴国子监帖》,直到明代肃藩王府翻刻宋《淳化阁帖》的《肃府帖》,以及清乾隆集刻宫藏名迹的《三希堂》,等等。


曾几何时,明清刻帖非名刻全美难入法眼,今则片纸难觅矣。
本篇博文所示两本散帖即十几年前所得《肃府帖》第八卷和《三希堂》第十八卷。
良纸、佳墨、精工,不惟明清官刻,亦当属清代供御“官拓”。
“蝉翼拓”又有称“擦拓”或“淡墨拓”;“乌金拓”又有称“积墨拓”或“重墨拓”。
“淡”到什么程度,“重”又到什么程度,未见此两册,但以寻常浅淡浓重墨色思量之。
淡到近乎透明而笔致不失,重到烁烁生辉而字口纤晰。
此两册所见可各为其极则也。


谨举以公赏鉴裁。
祝节庆和暖安怡!


20170115,2202



http://s4/mw690/001nAWEIzy780OSBMqL33&690

http://s4/mw690/001nAWEIzy780OSPEDpb3&690

http://s6/mw690/001nAWEIzy780OTfOJL95&690

http://s1/mw690/001nAWEIzy780OTrFGE50&690

http://s6/mw690/001nAWEIzy780OTWCRT05&690

http://s5/mw690/001nAWEIzy780OUs1ecd4&690

http://s9/mw690/001nAWEIzy780OUuWzmc8&690

http://s4/mw690/001nAWEIzy780OUH25Z63&690

http://s2/mw690/001nAWEIzy780OUT2N371&690

http://s11/mw690/001nAWEIzy780OV7q0q9a&690

http://s14/mw690/001nAWEIzy780OVlQGVdd&690

http://s12/mw690/001nAWEIzy780OVJklt6b&690

http://s16/mw690/001nAWEIzy780OVXrrh7f&690

http://s3/mw690/001nAWEIzy780OW9obw42&690

http://s7/mw690/001nAWEIzy780OWmSwu66&690

http://s10/mw690/001nAWEIzy780OWzkpzc9&690

http://s15/mw690/001nAWEIzy780OWLaQ6ae&690

http://s7/mw690/001nAWEIzy780OWYnC616&690

http://s12/mw690/001nAWEIzy780P4EyNR3b&690

http://s9/mw690/001nAWEIzy780OZUdzq9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