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父母亲

(2012-11-01 22:49:17)
标签:

情感

分类: 情感随笔

           http://s1/mw690/4b62a9bdgcd7024d4e6a0&690
                文/肖雨凡                                  (此图片来源于百度)

 

每次回娘家都是匆匆去,匆匆归。我不知何时才能给自己几天时间,把这几天完完整整的送给我的父母,去好好的陪他们安然度过几天的美好。

自打结婚,特别是有了女儿之后,每次回娘家,待不了多久,不是担心家务没做完,就是担心孩子放学没人接,刚回过神,身子已从沙发上立起来,母亲会附和着说:“快走吧!你也是一个家,家里事也多,孩子放学等不到你会着急的。我身体还好,不用常来。”

走出家门,经常会迎面遇到步履蹒跚的父亲锻炼回来,右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挪着步子。看到我,眼神里分明透视着晶莹,我会喊声:“爸,回来了!”爸爸“恩”着会停下步子,看我一眼,并没有过多的语言,然后转身目送我开车门驶去。

 

两年多以前,父亲因脑出血留下了左侧肢体行动不便的后遗症,整个人就仿佛变了,看不到脸上以前灿烂的笑,读不到自信,更是听不到他高兴之余的哼声小曲儿,对于一个平素身体硬朗,勤劳能干,性格向来刚毅的人来说,这突来的行动不便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父亲唯一钟爱的交通工具就是他的三轮摩托车,这车就像他的一头牛,出门便相伴,赶集上店,走亲访友,去地里干农活,运各种农副产品,给我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自他退休后,就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不是给人家做些木工活就是呆在地里忙碌,中午饭时间经常看不到他,母亲便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催促回来吃午饭,往往是下午两点左右才听到他摩托车“突突的声响……”

父亲是个模型工人,所以做了一手精细的木工活,小时候,家里盖新房,房基是父亲用木头做的,家里的家具全是父亲一手做的。逢父亲周末休息,经常被要盖新房做家具的街坊邻居请了去帮忙。父亲的手工精细,做活认真,也是常被母亲夸口的,是村里有名的能工巧匠。曾经有四个业余跟着学艺的徒弟。小时候在村子里玩,大人们会问我是谁家的闺女?问过后都会附上一句:你爸真是技巧,什么都会!

父亲退休后,家里地不多,父亲就在我们村的小山上开荒,种棉花,花生,地瓜,山豆角,南瓜,豆子等各种农作物。为了方便劳作,他还在地头上扎了一个小屋,累了就在里面躺一会,由他的心爱大狼狗为他看门守园。看到这里,你可以想象出一幅精美的田园风光图,父亲就是被这幅优美的图给深深的吸引了,他热爱这一切,在这里从不知疲倦的耕耘着……

 

母亲是一个极其要强的女人,也很爱面子,教过十几年的书,在他们那代人里算是知识分子,为了给我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她毅然辞职做小买卖,而后又在村上的煤矿开小饭馆,买卖一直很好,所以那时家里经济条件还算可以,直到我结婚后,母亲才正式停业关门。母亲性格刚韧,做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唯恐别人说个“不”字。在我眼里,母亲就是一个精致的女人,干净整洁,里外一把手,为我们的家操碎了心。

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初三的那年夏天,母亲为了帮我转学籍卡,二十多里路,骑自行车赶往我所在的学校,走时天突降大雨,我望着雨中母亲骑自行车渐渐远去的背影,那种感动瞬时写在了脸上,当时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父亲得脑出血那年冬天,我当时在预防接种门诊,母亲来电,说父亲在院子里做活,突然倒地意识不清,我听后,我慌乱的赶往家中,见父亲安静的躺在院子里,左侧肢体失去知觉,身上盖着一床厚厚的棉被,那是姐姐特意交代,父亲很可能是急性脑出血,在我院的救护车未到达前,绝对不能随意搬动病人。看到父亲躺在地上,呼之不应,我手无足措,心疼的几乎落泪,母亲一脸的镇定,我那时分明知道母亲其实比谁都心痛,只是她给了我一副镇定的神情,让我不要慌乱,坚强的处理眼前紧要的事情。(说到这里,我会特别感激我们院的领导和同事,是他们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出动救护车,把爸爸送到了所在单位的定点医院。)

直到父亲转危为安,母亲打电话交代我们几个,暂时不要告诉哥哥,因为哥哥在外地工作很忙,母亲不想让他分心,再说家里有我们,哥哥回来父亲病情也是那样。倒是父亲在惊吓中语言不清的喊着,近乎于呓语的执意要让哥哥回来,我想那时父亲是脆弱的,一个病人在自己突如其来的惊吓时所表现出来的脆弱,他希望在他脆弱时守在他病床前的是他急切想见到的人,因为那是他的希望和骄傲,像看到他地里那些丰硕的果实。遇到事情,母亲总有果断的决策,干练的思维,这点我永不及母亲。

我考入中专,母亲高兴的像给我置办嫁妆,买新床单,购生活用品,做新棉被。报道第一天,母亲提着行李送我去学校,帮我办理各种手续,铺床,临走还带我去学校旁边一个小饭店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那时,母亲才四十多岁,正值中年,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母亲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中老年人,虽然她性格要强,日常操扯家务从不喊累,但我现在明显看出母亲的背已有些向前倾斜。

 

岁月是无情的,任谁都阻隔不了它的行进,有时感觉它是缓慢的,又感觉它像闪电般那样急速,一晃一掠影,无数个镜头相互交织十几年过去了。

父亲和母亲携手几十年,从风华正茂到年逾花甲,沧海桑田,经历了风风雨雨,为家共同撑起一方天空。他们是我来到世间的第一任恩师,今天,我不会用美丽的诗篇来赞扬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只有用心来体会到他们所给予我们的爱。我不知道世间何为伟大,但是我只知道我的父母是天下最平凡的父亲和母亲,正是这平凡却谱写了一首不平凡的歌。

无数个场景,无数次感动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我人生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不敢说我有多孝顺,毕竟我所回报的远远没有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多。我只能在父母有生之年,尽我微薄的力量来回报他们的爱。在这点,我受之有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