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故事知道怎么办—治疗性故事工作坊

(2011-02-22 09:39:51)
标签:

转载

华德福教育之父母成长系列课程:

故事知道怎么办

——治疗性故事工作坊

课程介绍】

   

    如果孩子有磨蹭、攻击、撒谎、不愿分享、不爱收拾等常见的挑战性行为,如果孩子面临父母离婚、新环境、亲人去世等挑战性情况, 如果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担忧、焦虑、恼火,你也许该认真地体会一下,他在发出什么信号?他需要的是什么?该如何帮助他?

 

    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

    来自澳大利亚得Susan Perrow(苏珊·佩罗)老师有30年教学、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和讲故事经验,在本次工作坊中她将告诉您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运用故事治疗孩子心灵的创伤。如果您是一位为孩子的行为问题而困扰的家长或老师,故事犹如一把打开孩子心灵花园的钥匙;如果你是一位心理治疗适合或咨询师,故事是治疗儿童心理创伤的良药。

 

【老师简介】

    Susan Perrow苏珊·佩罗,来自澳大利亚拥有超过30年教学、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和讲故事的经验。她在1985 – 1997期间创办了澳大利亚 拜伦湾温克尔儿童中心并兼董事长,2000年第一个在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创办150小时讲故事 的课程,2001年完成了“跨文化交流— 后南非种族隔离”课题的硕士研究 。2001年-2003年参加了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针对“困难儿童”具有领航意义的资源培训项目。2008年撰写的《治疗性的故事》一书,已由英国山楂出版社出版,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该书中文版即将由北京立品图书出版。苏珊从1994年起,一直是具有国际性教师资格培训的讲师,教师培训师和导师,在全球很多国家进行关于治疗性故事的演讲,今年开始担任中国华德福幼儿园的督导老师工作。

 

【课程对象】治疗师,咨询者,幼儿工作者,父母以及老师

 

【课程内容】

主题一:治疗性故事

目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治疗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活动安排:安排一天的时间,与学员共同分享在为儿童创作“治疗性故事”时的一些例子,想法和技巧以及探索在故事中如何使用“隐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治疗。在了解如何编撰一个故事的基本框架之后,学员将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编一个适合儿童的有关具有 “挑战性”行为和“挑战性”场景的故事。

 

主题二:南瓜、铃声、泡泡和贝壳

目标:如何给孩子编一个简单的故事

活动安排:第一个半天安排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游戏,重点关注那些有节奏的,重复的,趣味的,开心的,有想象力的简单游戏。学员可以共同分享和体验到一些不一样的游戏,比如:开展一些适合孩子自尊和自信发展的游戏、适合孩子精细运动能力发展的游戏、适合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游戏、创造性培养孩子约束力的游戏和发展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的能力。第二个半天时间,可以鼓励学员自己编一个适合在家里玩耍和在学校玩耍的游戏。

主题三:纪律的编撰

目标:探索与孩子相处的创新之路

活动安排: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探索如何将纪律性和约束力慢慢的融入孩子的生活当中,就像编织一张毛毯,因为如何约束和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首先要打好基础,也就是“经线”的作用。这些东西包括韵律、连贯性、成人对自身情绪的了解、对于不同年龄和阶段目标的了解、对每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尊重和关怀的意识以及“超前”意识(将可能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等等。其次,我们将探讨约束力中“纬线”的作用以及它的运用。我们将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游戏、笑话,有主题的创意演讲,歌曲和童谣,比如“有魔力的吹笛人”等进行讨论和体验。

 

更多的主题活动:

*故事的力量(针对当今孩子的治疗)

*孩子,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孩子为什么需要一个宝贵的童年)

*讲故事-成长第一步(介绍对孩子讲故事中的实用技巧)

*多种多样的圈(家庭内的韵律和仪式)

*晨圈的教学价值(青少年的运动,姿势,歌唱和节奏)

*神奇的毛线(为孩子制作简单的羊毛玩具,编花,手指编等)

 

说明:以上内容安排会根据现场情况有所调整

 

【时间安排】

9:30-9:40   晨圈欢迎词

9:40-11:00  课程

11:00-11:30 茶歇

11:30-13:00 课程

13:00-14:00 午餐

14:00-15:00 课程

15:00-15:10 茶歇

15:10-16:10 课程

16:10-16:30 回顾

说明:具体时间会根据现场情况略有调整。

 

【课程时间2011年3月5日-6日(周六-周日)9:30-16:30

 

【课程地点】北京市内交通方便处,具体地址开课前会以邮件或短信方式另行通知。

 

【报名方式】

1、短信报名:15010062646(请注明工作坊名称,您的姓名、手机和电子邮箱)

2、邮件报名:zhiliangzhi2010@gmail.com(请注明工作坊名称,您的姓名、手机和电子邮箱)

3、咨询电话:15010062646(请在非节假日的9~17点之间拨打)

 

【课程费用】

1、600元/人,您所交的费用中已经包含了您的学费、艺术材料和茶点费用,但是不包含其它费用。报名缴费后不再退费,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现场工作人员提出说明。

2、对正在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学校和幼儿园提供两名学费五折的优惠价格,请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

3、对华德福家长给予9折的学费优惠价格。

4、以上价格优惠政策不同时享用,最终解释权归课程主办方。

 

【交费说明】待报名确认后通知具体缴费方式。

 

【温馨提醒】

1、请至少提前15分钟到场,让自己做好上课准备。

2、请大家爱护活动场地的环境,遵守秩序,请勿大声喧哗。

3、工作坊会提供茶点,为了环保,请自备水杯和手帕。

4、本次活动为成人活动,为保证听讲和体验活动的质量,请不要带孩子参加。

5、课堂上请勿接听电话,并请保持您的电话处于静音状态或关机。

6、请尊重讲师的知识产权,全程谢绝录音、录像及拍照,多谢合作!

 

主办:北京致良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协办: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

 

【相关资料】

1、关于故事治疗的定义。

    苏珊认为,所有故事都有治疗作用。如果故事能够给人以深度的心灵体验,让人笑,让人哭,就是对心灵的慰藉,同时故事还能培养人的专注力和想象力。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果孩子出现某种挑战性的行为,需要照料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情感精力来应对,则可以用适当的故事来帮助他走出那种行为模式。

    面对孩子的问题,不应该给孩子贴上标签,说他贪婪啦、自私啦、胆小啦,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例如上面所的那个富有攻击性的孩子,也许他的问题在于缺乏真正温柔的情感体验。

    其次,故事应该使用隐喻和曲折的情节。例如,如果班上有一个喜欢掐人的小朋友,而故事直接讲述一个孩子常常掐别人,当其他孩子拒绝和她做朋友以后,她学着不去掐人了,那这就是道德说教,是不会起作用的,但如果讲一只螃蟹,脾气怪怪的,总是用它的大钳子去伤害别人……那大家就不会觉得,这个故事是在讲班上某个孩子。

    第三,故事要有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是否成功,在于是否理解了问题的本质。例如永不休息的红色小马,设计了一个让孩子们温柔抚摸小马的情节,让那个富有攻击性的孩子体验人与人之间这种情感,慢慢地,他就改变了攻击模式。小螃蟹的故事里,章鱼说要把小螃蟹的钳子剁掉,海星所要把它捆起来……有一个富有智慧的海龟建议大家用海藻给小螃蟹编织一双温暖的手套,小螃蟹带上手套后,觉得很舒服,就不去掐别人了。然后在现实生活里,当孩子掐人的时候,有人就建议给她戴手套,而这个孩子也很高兴得接受,慢慢就不掐人了。

 

2小野马的故事

    如果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担忧、焦虑、恼火,也许该认真地体会一下,他在发出什么信号?他需要的是什么?该如何帮助他?

    “红色的小野马”是写给一个四岁男孩子的,在幼儿园那样的氛围中,他总是显得很野蛮,跑来跑去,对其他孩子拳打脚踢,难以保持片刻的宁静,他也不喜欢被别人触摸,靠近他的人总会受到猛烈的攻击。考虑到大家的安全,老师觉得需要对他进行一对一的监护,而且还没收了他的靴子,对于靠近他的人而言,光脚踢的伤害会小一点。

    我受邀来这个幼儿园做督导,在走廊上我遇到了这个孩子,他正在强烈抗议老师脱掉了他的靴子。我坐下来赞赏这双闪亮的棕色靴子,然后他开始告诉我这是一双牛仔靴,还告诉我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匹自己的马。这让我灵光一现,故事的主要隐喻有了!在那个周末,这个故事写出来了。这个男孩热爱马,所以他完全沉浸在故事中的场景。

    老师一遍遍讲这个故事,并听从我的建议,用小马游戏来结束每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游戏鼓励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围着圆圈跑,然后轮流站在圆圈中间,让其他孩子轻轻抚摸他,帮他梳理毛发,就像对待好动的小红马一样。很多孩子都想第一个躺下,让其他孩子帮助梳理毛发,这个野蛮的男孩就是其中一个。这个接触游戏有助于打破他的攻击模式。

 

    以上文字节选自Susan Perrow苏珊·佩罗即将由立品图书出版的《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中文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