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推荐:《活出热情》

(2009-04-30 15:43:08)
标签:

海文学院

《活出热情》

陶晓清

李文瑗

杂谈

分类: 立品图书

自我疼惜——从你所在的当下开始

 

旅行者啊,这儿原是无路的。路都是走出来的。

                          ——安东尼奥·马洽多(Antonio Machado)

 

  当我们在生命中卡住或脱离时,很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渴望的痛苦,却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渴望些什么。我们可能感到空虚、寂寞,切断了跟他人的连结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们可能会认为是该采取一些不一样的行动了,或是认为由于混乱的状况才让我们无法动弹。我们知道有麻烦了,但是当我们衡量了状况,跟朋友谈论或是阅读了帮助自我成长的书籍,我们很可能决定自己一定要有所改变了。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想、怎么感觉与怎么做,才能改变,才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于是要去终止或除去那些挡在改变之路上的自己原本的一切。

  许多人在来找我们咨商时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太容易愤怒了,现在我快要因为愤怒而失去婚姻了,所以我要摆脱我的愤怒”,或是“我发现自己总是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我要停下来才行”。所有曾经尝试着要“除去”什么的人,都会告诉你那有多么的困难,而且是多么的容易失败。

  在我们试图想要除去什么、修理什么的时候,通常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要求自我改进是建立在相信此刻的我是不够好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能成为一个更好一些的人,那么一切就都没问题了。自我拯救则更加确定了你是那种需要被拯救的人。

  所以除了试图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外,我们需要开始接受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缺乏的是自我疼惜,在英文中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的字根与“热情”(passion)是一样的。疼惜(compassion)之前的三个字母-com-意思是“跟……一起”,(所以用我们的话说)因此以我们的说法——自我疼惜:就是跟一个人的“灵魂的压力”在一起,跟一个人的强烈的感受与“受苦”在一起。

  对自己疼惜的意思是说,就算我们批判自己的经验是不够好的,还是需要接纳此刻我们的经验,而不是除去它。有时候看到自己实际的状况如何,是非常痛苦的事,我们很可能在承认这个事实的时候相当“受苦”。再说一次,这也是热情的另一个面向。如果我们想要有更多的热情,就要培养出更多对自己与他人的疼惜之心。

  想想看一个有成瘾症状的人。他们可能确信要变得更好——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第一步,就是除去自己的瘾。有些人确实做得到,不过更多的人是做不到的。我们建议更适当的第一步是:接受自己是那种会成瘾的人,然后学习疼惜自己。特别是这个人正在全神贯注地讨厌自己,并不顾一切地试着要除掉或是修正自己破损或毁坏的部分时,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向的响应,这是非常艰难的。

  在戒酒协会的聚会上,每个人在开始的自我介绍一定是说:“大家好,我的名字是……我是个酗酒的人。”

  这个非常成功的计划就是建立在承认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做了些什么样的事的基础上。就算在我们不认为自己是可以的情况下,承认了自己是谁,我们也就认清了自己有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参与生命。

  参与

  我们发现这样的参与,这种“成为其中一部分的勇气”,是个人经验转换最重要的部分。它能带着一个人超越了解、释放巨大的情绪、轻易地让能量流动、感激自己有更强的觉察力、在拥有成功的社交互动后的满足感以及有着兴奋感而非罪恶感的性生活等。参与是生命中太重要的事,是不可以忽略的,它的经验是如此的广阔以至于无法缩小;太有价值以至于不可能失去,太坚强以至于无从否认。

  ——黄唤祥与麦基卓

 

  我们所面对的最深刻的事是“不断地做出选择”,也就是在我们以不参与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愿不愿意改变态度而重新参与生命,因此而得以重新跟自己的热情连结。去“参与”的意思指的是去“互相契合”、去“涉入”、去“全神贯注”。字典上说的是能让车辆往前走的“互相咬合的齿轮”。参与是一项涉入其中的行动——不论是跳舞也好,是工作也好,或者就只是跟人连结。

  当然,我们也不是二元化的纯粹参与或不参与生命。有可能在某个部分我们参与生命,却在另一个部分不参与,也可能以不同的风格或强度对不同的状况做出表达或响应。不过,我们越是不能表达、回应或是跟人、事、物产生关系,就越无法体验到自己的热情。

  热情最丰富与持久的形式是:当我们的能量与向外表达的行动是跟我们的灵魂一致时——也就是当我们的抉择与行为跟我们真实的欲望一致,并且是全然地参与时。

  越是有弹性、开放、有响应力以及跟人、事、物能产生关系时,一个人就越能参与他的生命。然而,这些特质与无法预测、不确定、焦虑是会携手并进的。这是一个想要体验生命的丰富性的人要面对的最巨大的挑战。

  当我们尽量全然地参与生理机能、人际关系与意识状态等生命容器时,就等于我们邀请热情加入到生活中来。在下面的三个章节中我们要分头细细探讨每一个生命容器,我们也会建议你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激发你更加的参与生命。

  第一个行动其实比较像是这三个容器的必需品以及附属品。它属于这个章节,因为对参与来说它是必不可缺的,它也是之后其他行动的起点。

  行动:对自己承诺!

  决定要涉入自己的生命,去参与。不论什么状况都跳进去——就是“投入”,然后继续下去。

 

(本文选自立品即将出版的新书《活出热情》)

 

新书推荐:《活出热情》

 

《活出热情》(立品即将出版)

★ 海文学院资深讲师的精彩心得

★ 道出让日常生活因充满热情而更加丰美的真谛

★ 台湾著名广播人陶晓清、李文瑗倾心翻译

 

基本信息

作者:[加拿大]戴维·瑞斯比   仙蒂·麦卡特尼   

出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定价:20.00元

版次:2009年5月   书号:ISBN 978-7-80709-176-9

 

读者对象  对心灵成长感兴趣的读者

建议陈列类别  心理·心灵成长

 

内容简介

    当我们引领自己真心诚意地与他人接触时——也就是当我们是自我负责的、包容别人的、具备同理心的、诚实而有界限的时候——热情的连结就会发生。真心接触需要我们沟通“正面”和“负面”的感受与想法,并且对我们真实想说的绝不掩藏。当我们以心相会,我们就与热情相会。在本书中,两位作者运用他们个人与专业经验的资源,道出如何让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面向都能因热情而更加丰美的真谛。书中有着令人兴奋的观念与实际可行的建议,能帮助我们拥抱热情的所有面向,并让生命力更加旺盛。这本书会帮助我们再度找到热情的心,并能更充分地跟他人及周遭的世界连结。

作者简介 

    戴维·瑞斯比(David Raithby,海文学院文凭,教育硕士,注册社工)与仙蒂·麦卡特尼(Sandey McCartney,海文学院文凭,健康教育与心理学硕士)在工作中与生命中都已经有25年合作的经验了。他们是海文学院长期以来主要的老师之一,并到全球各地工作,提供个人、专业与商务性质的成长训练。海文学院(The Haven In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是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注册的教育中心。它跟个人与机构合作,透过个人成长与专业训练的体验促使人们成长。他们创立的社群中所有的人是完整的,并可以为自己及环境负责。他们还鼓励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所有的生命都能以开放的好奇心、悲悯心、庄严与尊重相互对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