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幼儿师资培训笔记分享:人智学的轮回观

标签:
华德福教育人智学轮回观杂谈 |
分类: 立品书友会活动 |
人智学的轮回观
时间:11月28日 地点:北京精诚学校
主讲人:Dr. Jake Tan/Bella
Tan
可爱Bella Tan老师
学员很认真地练习吹竖笛
今天早上我们谈孩子大脑意识发展的过程,谈成人内在的工作,这需要大家开放无偏见的倾听。通常意义上我们说的知识,一定要有证据才叫知识。而我们要谈的这一范畴的知识,无法用科学领域的解释,叫精神科学、超感官科学(Spiritual science)。精神科学被斯坦纳博士用很细节的方式阐述出来,称为人智学(Anthroposophy),从英文词根上看,anthro-是人类的意思,-posophy是智慧的意思,也就是人类智慧的科学。这个科学从更广阔的宇宙领域了解人的本质。我们现在称为华德福学校,设立的第一所学校是根据人智学基础,为烟厂子弟设置的,而那个烟厂名字叫华德福,因此叫华德福学校。所有对华德福教育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都要知道这个教育方法论的根基。因为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和孩子,而且对于整个人类同样适用。最后再次强调,要开放心态来听,要带到实践中去体证,否则就不要相信。
下面谈出生前孩子的发展和孩子面临的挑战以及人类意识的发展。
这里回顾一下前三天的课程。我们现在看到每个人的物质身,由很多矿物质构成的,很多水分空气,有生命就感觉到身体的温暖。我们的物质身在死亡之后只是会变成一具躯体,会腐烂,会回到矿物的世界。是什么能让我们鲜活?我们称为生命体,这一点和植物界有共性,这就是为什么称昏迷的人是植物人。而当我们早上苏醒那一刻,有第三层存在体进入人的意识,我们叫灵心体、星芒体,和动物界相通,有饥饿本能疼痛的感觉。我们对于我们人类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称为我或者本我,这是生命的第四层存在。因为我们生活中会不断进入体验,反思成长,我们还在一点点成为人,不是真正的全人,这四点称为人的四元本质,构成人类(Human being)。当我们面对人,我们能体验人的四元本质,四个构成是交织在一起的:我或本我给予灵心体或星芒体以掌控,星芒体(soul body)一旦进入生命体(life body)会消耗我们的生命体,我们的生命体会不断更新,让物质身(physical body)保持鲜活。这就是为什么四元分为两组,以睡眠为界限,留下生命体更新我们的物质身。当灵心体离开我们的身体,灵心体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帮助他们自己更新。因为这两者呆在物质身也很辛苦,需要焕发能量。不仅如此,再回来又带来新的能量来重塑物质身。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每天都是全新的,灵心体会带来人的原型和讯息。
我或者本我,通常有很多不同的身体,如,兄弟父亲医生等等,这种体验我们称为性格,这种性格来源于我们过去经历的所有体验。从我这一刻追溯到出生前,称为小我。我们将会成为的我,称为潜在的我。这两者“我”称为我们的自我,个体的我(individuality)。我从出生到死亡。要了解出生,先要了解死亡这一刻。
死亡中四元构成会发生什么事情?睡眠是两个东西离开身体,死亡时则连生命体也离开我们的物质体,因为三个体都离开我们的身体,矿物界力量开始控制腐蚀我们的物质身。在我们死后三天,三种体还是交织在一起,例如在濒死体验中就会知道。因为没有物质身局限,我们整个人生记忆在释放展开。这个记忆存在于生命体中而不是头脑中。有濒死体验的人可以在三天之内看到自己的身体。死亡那一刻,我们可以看到刚刚死亡的生命体会离开,刚刚死亡的人还是在地球上的。大约三天也不是僵化的概念,大约这个阶段,生命体会离开“我”。自死亡当刻起,重新以倒带的方式让我们回顾到一生的历程,随后灵心体和自我就也会带着一生的体验、记忆和学习离开。
接下来是炼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灵心体(星芒体)将经历和物质世界相关的经历都会被洗涤掉的历程。当我们会经历曾经给予别人的伤害感受,感受到曾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他人视角感觉到我们给他人带来的愉悦。从这个阶段,因为真切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感觉我们的不完美,随着回顾,我们越来越看到不完美,那么,做好事行善的决心也会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经历我们的惰性而错失的机会,这时候我们会判断我们曾经的体验是否正确。回顾体验时,我们有燃烧的过程,看到背后体验的教训。炼狱的过程会持续我们生前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只是在人死亡后变成了精神性的体验。这个阶段,精神学会了愤怒、不耐烦等背后深层的意义和教训是什么。随后我们的自我会带着精神化的体验记录到我的精神世界里。我们会学习爱是什么,以及进入世界学习背后的意义。所有我们在这一世学习的经验,我们的渴望、创造性、可能性,都让我们在下一次生命中提升和改变。
我们进入到下一世生命前,还会经历一些规则和原则。当我做好准备后再次回来,自我就会开始整合构建灵心体、构建生命体,并且选择父母,出生那一刻,与由父母遗传而来的物质身结合在一起。出生后,三个体进入或者融合在物质身里。可以想象婴儿出生那一刻,已经带着未来一生中要改正或要经验的课题。“我”在精神世界里可以纵观物质世界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一个全人的过程。所以再来会进行选择,来完成这里的使命。而且,在这之前,还会和其它的精神体一起做计划,要在哪些地方相遇。父母也是孩子来自精神体的选择,因为要通过特定的父母,来完成他们的功课。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在精神世界计划好的,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在生命中会有体验,比如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会有很久以前就认识你了的感觉。我们观察年幼的孩子,他们会有特定人生取向和趋势。这一生的生命不仅会带来问题,也会有这一生的果实。这个果实会变成下一生的能力。比如这一生是优秀的战士,下一生依然有成为好战士的渴望。这一生是医生,下一生还有可能在治疗领域发展,下一生会寻求更完美的方式。
死亡的过程有点像扩展的睡眠过程。比如我们睡眠前在做的工作,睡醒后还是会继续的做;而死亡就像是长长的睡眠,在今生与来世间隔了一下,当我们苏醒(出生)后,“自我”会延续上辈子的倾向,会对人生有特定的取向,今生携带的能力依然会是下一生的能力,我们的功课也依然会携带完成。就像我对某一些事物的兴趣会延续到下一世。我们这一生的领域没有完善的,还会继续在下一生探索深入。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知道,他们预先知道他们选择了你,要懂得给他们适当的滋养。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合适,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了他们使命,需要谨慎,要考虑哪些才是对孩子健康有益的。如果孩子玩耍中迷恋特定一种玩耍的方式,我们就要平衡。比如孩子喜欢打架,我们适当的时候要教会孩子处理好问题。如果这一阶段不能处理好,一生中以后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去解决。而今生会和哪些人遇见,要一起工作,也都是在精神世界就已经济划好的,并非偶然的发生。
华德福经常会说到业的功课。我们往往认为倒霉的事情才是业,其实好的事情也叫业。很多时候钱太多更糟糕,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也未必好,可能这正是我们要克服的课题,可能会忘记我们一生的使命。出生不好的反而有更内在的奋斗。贫穷或者富裕并不是精神成长的标准。因为我们一生所有的痛苦喜悦都是在唤醒对“我”的觉知。可以检测到我们是否真正学习到了,是否经历了成长的试炼,任何困难都像考试。所以以这样的观点来看人生,没有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每一个都是挑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而告诉自己这是来学习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你今天的心态和思考方式就不会是今天这样。你来这所学校,而不是那所,就会不一样。如果回顾我们的经验,你会发现这些是需要的,是意识必须的经历。所以对生命历程都应该感恩。
这就是对生命一个大过程的理解。这是我们的一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完满的(full life),每个体验都是极致的。
问:炼狱过程中体验对别人的伤害,只是对人还是包括其它生物?
答:我们会体验对人和动物的伤害。我们在精神世界中会进入到动物的世界,动物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我们反思如何对待动物,比如和宠物互动的时候,你当时的想法就会传递给那时的动物。
问:如何平衡一个孩子特定的一生的功课以及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如何面对两者之间的矛盾?
答:首先孩子这一世需要做好事,帮助把好事能力激发出来。我们需要鉴别孩子行为是否是模仿而来,还是她真正的内在。因为我们的世界,很多孩子的行为是外在世界的反射,需要家长内在的成长,观察孩子是否是内在的趋势,还是外在环境的模仿。
问:控制别人才有安全感,是应该减少她的控制还是顺应,家长分不清楚?
答:直觉判断是一生的学习。我们如何分辨?因为孩子出生18个月就活在意志中。举例来说,打人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都要制止。我们不能过多局限于携带来的,因为当下我们要采取行动和措施。我们今天早上就是告诉大家,生命是更广阔的历程。我们进入具体实务里,必须回到当下这一刻的社会现实,当下判断哪些行为不能被接受。
学员和老师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