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智学对濒死体验现象的解释

(2008-12-03 17:07:21)
标签:

人智学

濒死体验

灵界

灵性

肉体

史丹勒

宇宙

杂谈

分类: 立品图书

生死一梦间

——人智学对濒死体验现象的解释

 

 

生命是自然创造的一种最美的现象,死亡只是它为了丰富生命而使用的一种技俩。

                                                                —— 歌德

 

   

    灵性是什么,一般的定义是超越了物质或超越了身心的就归类于灵性的范畴。也就是大部份人都同意这是属于宇宙的、超越一切的力量。我们可以姑且说是我们的心与整个宇宙的关系。

    因为是见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大部份人认为与自己无关,或认为只是喜欢追求非物质、形而上的人们创造的一种癖好。也有人认为是虚有的或迷信的。尤其在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后,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极限,对科学的崇拜也到了几乎迷信的地步。认为现代科学无法了解、证明的就是迷信。 


    所幸物极必反,在人们追求物欲到极限之后,发现科学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给自己快乐,反而无比的空虚。于是转而找寻一个离苦得乐答案。这一股灵性觉醒的力量,不论在东方或西方,都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于是有关这类的书籍和活动都明显的增加。

    其实真正的答案,古来的许多圣哲早就说过了。而这些有关灵性的文字,可以说都是非常优美的。因为它们表达的本来既是这个宇宙中真善美的根源。如果我们客观的来观察、来分析,我们应该也可以发现灵性才是一切的根源。我们若想要治病、要康复、要断烦恼,必须找到问题根源;由此下手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人生如梦,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观念。若真的有如梦的人生观,对世间的一切,自然就会看的比较淡。近年来,西藏密教的西藏度亡经之广泛流传,也让许多人对人生、对生死的看法有很大的改观。这部经典可以说是有天眼,可以见到人死后灵界现象的修行者所做的记录。

    近代,在西方也有这样一位人士,那就是生于奥地利的斯坦纳博士。他以他天赋的天眼观察灵界的现象。再以他自己科学的背景,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解释他的所见。同时也以西方基督教(此处并不是指基督教派而是指以基督教义为主的所有教派)的背景,以他所见解释圣经、解释灵性之发展和灵界之现象。斯坦纳所说的一切,佛陀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已说过,而且更为完整,更为究竟。连斯坦纳本人在灵性修持上的境界,都可以在佛经中见到佛陀的说明。

    斯坦纳博士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灵界的现象,写了许多书,作了许多演讲,并不是为炫耀自己的天眼或教你得到这些神通。而是苦口婆心叫大家要信——有灵界、有轮回,并教了修持方法,希望受到科学界影响。“眼见为信”的现代人,也能如法修持见到灵界的现象,并以所学为人类服务。这一篇是斯坦纳博士所著“秘修纲要”(An outline of esoteric science)中讲睡梦与死亡(Sleep and Death)的一章。

    依斯坦纳所见,人有四大身体。既属地的肉体,属水的生命体,属风的星芒体(情绪体)和属火的自我意识体。

    我们睡时,肉体和生命体留在床上,星芒体和自我意识体离开身体。但生命体并未离开肉体,如果生命体离开肉体,肉体将会分解。睡时星芒体离开,所以一切的苦乐悲欢,表达心意的能力都随着星芒体离开。

    而睡觉,不一定是累了才睡。例如我们听讲时睡着了,这是为什么?这是灵魂的两种状态,其一把自已完全交给外界的感官印象所控制。其二是由身体的本性所控制。若在第一种状态时会自动累积想进入第二种状态的欲望,疲劳是我们想享受身体自然现象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如果说累了想睡,不如说想睡所以累。因为灵魂可以用愿力来让自已进入任何一种状态,所以如果外界的印象令我们觉得无聊时,我们可以自已令身体想睡,以享受身体的自然现象。

    肉体靠生命体之维持得以生存,生命体是肉体之塑造者,但生命体是依据星芒体给的模型来塑造肉体的外形。就像盖房子,需要建筑师的心所造出来的基本模型。这个心中的基本模型,是我们看不到的。当我们醒时,注意力放在外界,于是产生很多外界的印象或影像,这些影像事实上会干扰生命体维护肉体之外形。如果我们的心志情绪所产生的活动都是能够正确的令星芒体剌激生命体的活动,则就不会产生这种干扰。不过这种干扰却是人类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呢?斯坦纳并未说明,不过佛陀说过,有情生物的四种出生方式:湿生,卵生,胎生,化生(变化而生)其实都是妄想而生,如果妄想没了,也就不生了。

    醒时星芒体活动是在肉体内,而睡时它则是在体外活动。醒时,肉体及生命体又把它“吸”回来肉体内。我们都知道肉体若没有外在的世界(没有地球没有宇宙)则必然毁坏。所以肉体事实上是属于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星芒体也有一个属于它的外在世界,但在醒时,它在一个不属于它的世界内。经由肉体器官,星芒体可以感受、接收外在的世界,但是前述肉体之模型必须是星芒体在它自已的世界时才能接受得到的讯息。睡时,星芒体接受这另一个世界(生育万物的详和世界,也就是灵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维持肉体模型之本源)的讯息影像,所以星芒体在我们睡时回到灵界,将这种详和气氛的能量带回肉体。

    睡着有梦是醒与睡着无梦的中间状态,梦中情景与现实有时混淆一块是为什么呢?例如,睡时梦见一个孩子掉到悬崖下,正在伤心懊恼,醒来才发现是一幅画掉在地上。这是因为星芒体与肉体分开,但是又与生命体相连,所以没有了肉体感官来诠释外在的世界,便会有许多与外在世界有关但无法解释的怪梦。若星芒体在睡时与肉体生命体都分离了,则我们便会进入无梦状态。

    而死亡则是不但星芒体与肉体分开,连生命体也与肉体分开,当肉体独立存在时就成为尸体,必然分解毁坏;这是自然的内在力量所趋使。

    生命体在死时跟着星芒体离开肉体,最后生命体会与星芒体也分离。只有生命体仍维持着与肉体同样的形状时,它才有办法与星芒体连在一块。若其已无法维持这种形状,就会与星芒体分离。当星芒体与生命体相连,便类似星芒体仍在肉体内,令星芒体无法在灵界有任何新的体验,但它有着这一生经验的记忆,因为生命体与其相连所以这些经验记忆影像就成为人死后所现的“一生之回溯”(很多具有“濒死体验"的人都称其经历过这个过程)。如果我们能超越肉体的障碍,则我们在一生中任何时刻应该都可以见到这种一生的回溯之影像。

    在活着的时候,也有极少数的状态下会有这种生命体与肉体分离的状态,例如过度惊吓时(如快要淹死时)就会有一生回溯的影像出现。但是生命体在此时必需与星芒体在一起才会有这种所谓的“濒死经验”的出现,若生命体在过度惊吓时与星芒体分离,则人们就会失去意识就像睡时无梦的情形一样。

    死亡会让我们见到自已的灵(或灵性),在生时,这个“我”的神识完全受肉体及生命体之束缚。完全受着外在感官世界的限制而无法见到灵性的真像,睡时也是如此。因为在有肉体时,我们的星芒体的一切活动,不论在体内或体外,都是指向肉体的。

    不过在死时,这个“我”首先会受到的“欲望”的摆布。若“我”在生时没有过度的欲望,则在死后便会完全的满足于内在所生起的这个灵性世界。若是“我”在生时有过度的欲望,也就是超越了肉体及灵性本质的欲望,例如“我”可以渴望“好吃”的东西。这样就超越了肉体需要食物及灵性需要吃的本质需求。如此一来当肉体不存在了,能够享受“好吃”的工具—— 舌及味蕾等都不存在了,这种渴望便无法得到满足,此时“我”便会有如同沙漠中没水喝的人一样的感受。

    为了摆脱这种外界“欲望”之束缚,“我”必定得经历一个净化的过程,这些欲望在灵界是无法存在的,这些欲望于是就像被火化一样的在灵界被消灭。我们生存在感官世界,乃是为了体会灵性的本质;任何超越灵性需要的感官类的享受,都等于是夺取灵性的生命。这种破坏性的后果,只有在死后没有肉体的障碍及感官世界的干扰时才会显现。这种火化过多欲望的过程,也许听起来很可怕,就像一般所述的地狱之火的惩罚。但是斯坦纳的看法则是例如我们爱一个人,超越了肉体感官之爱。这种超然之爱的感受,惟有在俗世的欲望被灵界之火燃尽了之后才会显现。如果这样看便不会有畏惧而会觉得满足与安慰。

   

    在净化过程中,另一件事,就是我们会再度经历一次这一生。但是过程是反过来,也就是从死前至出生。而一切一切,非灵性本质的,例如前面所说的非灵性本质的欲望,都会显现在我们面前。而且我们会体验到这件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40岁时伤害了某一个人,不论是肉体或心灵上的,我们会重新体验一次这件事。只是此时,我们体验的不再是我们攻击伤害别人的满足感,而是对方受伤害时所受的痛苦。所以当我们伤人时,我们事实上也伤害了自已,只是这种伤害只有在死后才看得到。在生时,外在感官蒙蔽了这一切。死后,在生命体离开时仍然被未净化的欲望所遮蔽;在灵界净化之火中,有灵界之生物就是以这种欲望为食物,这些灵界生物之恐怖是无法用感官世界的恐怖来形容的,因为我们不正常的情绪与欲望在灵界所现的形象也是比任何世间的恐怖的动物还要更为恐怖的。这个“我”于是感受到被带往每一件这种事,以便翻出这种不属于灵界的欲望,让这种欲望被灵界之火燃尽。在我们如此燃尽一生的欲望后,就进入另一种生存状态,只因意识才存在的那一部份星芒体于是解体。那么“我”会带着什么走呢?“我”会带着一生经由感官所得的,属于灵性世界的经验走到下一生,这便是我们一生在灵性上的收获。

    此时“我”便见到自己内在的世界,我们会见到,灵界其实是反映着人间的一切的。有反映一切物质的地界灵性生命,反映生命的水界灵性生命,反映感情的风界灵性生命,史丹勒特别提到战场在此处反映的痛苦,还有反映思想的暖界灵性生命,我们在地球上所想的一切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再往上是反映智能的光界灵性生命。当然往上还有一层层的灵界,也就是说我们在地球上的所做所为事实上是反映着这些天界的灵性生命的。

    而这些灵界的生命,便是我们未来一生的塑造者。在死后,我们便能见到这些创造的力量。这是我们在生时所不能见的。在此处,我们在灵界的生命帮助指导下重建星芒体,准备再度投生。重建时我们可以内在的感受到这一切,因为在灵界一切都是由内发生,由内感受的。接着我们再度穿上生命体,我们便离开了这种内在的见性,也就是在我们投生前再度失去了意识。

    不过在生命体连上星芒体前,我会再度见到自己在前世所犯的错误,也就是有害自己灵性发展的所作所为。于是我们会自己安排在未来一生弥补对方所受的痛苦,事实上也就是突破自己在灵性发展上的障碍。所以可见我们的前世,事实上决定了我们未来一生的命运。这既是所谓“命运的定律”,东方古老智能为这个定律创造了一个字就是“业 ”(Karma)。

    所以我们这一生中,若有苦有痛,我们可以(一)又怨又恨自哀自怜,或(二)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在前世中所肇的因,所以有现在有这样的果。也就是说,如今所受完全是自己找来的。当然要能够这样想、这样感受,我们得用最诚挚、最坚强的心来面对这一切。当我们面对一切的不如意能不断这样做时,便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有着康复身心灵的力量,对生命的护持是全面性的。

    以上斯坦纳所见许许多多,都与佛经所说的甚为相似。如渴望好吃而吃不到,就像佛经中所说投生于饿鬼道。受灵界之火的燃烧和见到灵界恐怖的生物就像是投生于地狱道。所以佛陀所教的戒律,也就是息灭贪、瞋、痴这些不当情绪欲望的法门,实在有它深远的、慈悲的意义。(注:斯坦纳本人是不认为有六道轮回的,这一点佛陀也有所说明。在修行到某一层次时,因为天眼见不到八万劫(劫: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一次生灭的过程)前后,所以认为人生人、鸟生鸟。但这种修持已经是相当高的层次了。)

    我们也见到,宇宙是多么的公平,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都逃不过自己的眼睛。到最后,都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报,今生做者是。”而我们若能了知这一点,将所有的惩罚,不论是世间的或非世间的,都如斯坦纳所说,视为一种净化、升华的过程。静静的观察自己的心,去体会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可以发现,世间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人,也没有什么不能宽恕的事。

    那么,生也似梦,死也似梦,斯坦纳又是如何的看待死亡呢?他了引用歌德(Goethe)的美丽诗句“生命是自然创造的一种最美的现象,死亡只是它为了丰富生命而使用的一种技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